时期

围炉煮茶胜万事,莫如腊肉一碗香

刘中才寂寂冬日,身处西风漫卷的冬季黄昏,若有清浅的薄酒与醇香的腊肉交叠在一起,那才是岁月烟火里的一桩美事。腊肉,作为美食文化中的翘楚,以其独特的烟熏之味早已深入人心。现实生活中,倘若问及腊肉的历史渊源,多数人几近不知,甚至认为腊肉不过是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实际上,正史中关于腊肉的记载至少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两千多年以前成书的《易经·噬嗑篇》中就有“晞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的细微描述。此也表

2018→2025,这个会议再次召开,释放哪些信号?

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总书记念兹在兹。2018年1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民营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一起学习↓↓↓

陕西太阳包遗址发现西周时期遗存

中新网西安1月17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7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旬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田野调查一组近日在蜀河太阳包秦汉遗址进行复查中采集到少量红陶器残片,经文物专家初步认定属于西周时期历史遗存,可辨器型有西周陶鬲、陶盆、陶罐等,另外在遗址表面还发现一定数量的秦汉时期板瓦、筒瓦、灰陶片、加沙红陶等陶器残件,其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蓝纹、网格纹等,以及南北朝时期的花纹砖等。图为标本照片。陕西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机!细看武王墩大墓文物

超高清视角,带你细看武王墩大墓出土文物,了解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武王墩出土5件青铜甗(yǎn),量之多,为同时期罕见。居庙堂之上,甗,曾是祭祀礼器。跨越千百年,甗已走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走进武王墩,探寻昔日烟火,感悟古往今来以食为天的信仰理念。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从刀耕火种、耒耜之勤,到仓廪殷殷、炊烟袅袅,凝结着无数辛劳与智慧。罕见出土五件青铜甗!原来这是今天蒸锅的原型安徽淮南武王墩楚墓,大量

抢救性发掘结束,李渡古窑遗址断定是唐代洪州窑

李渡酒庄2024年11月21日修建停车场时,意外发现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2月8日,记者了解到,经过考古队近两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古窑遗址已经清理完毕,可以断定是唐代时期的洪州窑。(洪观新闻)来源:江西风景独好

山东两千年名城变迁史

当过1065年省会,12年国都,曾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青州之名,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有12年国都、1065年省会、1606年府衙、2216年县治的历史。尽管如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青州市,系潍坊的县级市,但直到明朝初年,青州仍然是山东省的省会。青州真正走上历史舞台是在西汉时期,汉武帝设青州刺史部,辖区包括10个郡国,领有93个县,地理范围相当于今天山东的鲁北和

宁夏苏峪口瓷窑址考古获重大突破

本报银川2月24日电 (记者焦思雨)2025年苏峪口瓷窑址考古新发现专家论证活动近日在宁夏银川举行。苏峪口瓷窑址是西夏烧造白瓷的重要窑场,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西夏瓷窑址。瓷窑址首次揭示出宋元时期单个完整窑场的规模、构成及工艺流程。同时,这里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高石英瓷”,将瓷胎“二元配方”从元代提前至宋夏时期。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苏峪口瓷窑址,瓷窑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

原创 狂砸3200亿修浙赣粤运河!江西的最后机会,能恢复千年前荣光吗?

在中国古代的主流王朝时期,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江西一直都相当于南方的“中原”,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然而自清末以来,江西的历史地位却不断下降,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环江西经济带”的戏称显示了其尴尬的境遇。但今天,江西省不惜狂砸3200亿,修建浙赣粤大运河,这或许是改变江西“国运”最后的机会。江西的千年之盛在魏晋以前的秦汉时期,中原是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在南方比较兴盛的也就是湖北和安徽

一把手铲走荆楚 文明拼图释古今

从燃起文明星火的史前文化,到熠熠生辉的金属之路;从楚文化北上问鼎中原,到明清时期的“湖广熟天下足”……荆楚大地自古以来抒写着灿烂历史长河中的恢弘篇章。过去一年,湖北中青年考古工作者持续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深入探寻楚地人类社会的点滴遗存。在近日揭晓的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中,荆州楚纪南故城、荆州龙凤庄遗址、襄阳菜越墓地等“上榜”,诸多新发现又将人们的视野带回到荆襄古道上南来北往、风卷白沙

文化中国行丨何以元宵

今天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在古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庆。元宵节因何而来?为什么偏偏元宵节会有花灯如海?一起感知“何以元宵”↓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从汉代起,人们就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祭天、祭祖等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与此同时,也发展出燃灯的习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毛巧晖:相传在汉代我们就有过元宵节的习俗,但当时是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