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新春走基层|记者手记:那些像大山一样的“小事”

新华社石家庄2月6日电(记者邹尚伯)“秦三桃义务修剪道路两侧绿化树”“张庆妮捡到现金主动交到村委会”“董银虎帮助张六棒家耕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砂子洞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被一一记录,汇总在一本本《好人好事汇编》上。2024年夏,记者在砂子洞村采访时了解到,从2019年起,该村便收集村中好人好事,至今已记录400多件,汇编成册5本。2025年年初,记者再次来到砂子洞村,跟村党支

记者手记:大海捞“珠”

新华社“雪龙2”号2月27日电(记者黄韬铭)船时下午3时,“雪龙2”号驾驶台格外热闹。考察队员们三三两两站在窗边,举着望远镜极目远眺。“抢”不到望远镜的队员则掏出手机,瞪大眼睛,放大相机倍数,努力寻找着什么。2025年2月4日,考察队员们在控制潜标释放速度。在海里放置的一年中,潜标将不断收集海洋数据,直到来年被回收。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出去,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明晃晃地照在海面,波

记者手记:青年友好也是暖心的民生

眼下,在重庆两江岸畔、老旧街区、废旧仓库里生长起来的各种新奇店铺,似乎越来越难用传统商业业态给它们分类。位于重庆南岸区下浩里的和山茶食便是如此。开发中式茶点、打造茶叙空间、推出独特文创……目前,这家因顶流明星慕名光顾、引来众人打卡的网红小店又选择再进一步:推出艺术展览空间——虽然还在装修完善中,各类展览的排期已到了5月。新年伊始,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式现代化——青春‘记’行”记者团来到重庆,探访这座

新华全媒+丨记者手记:这枚火箭的创新,要从一颗“大脑袋”说起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题:记者手记:这枚火箭的创新,要从一颗“大脑袋”说起新华社记者宋晨、陈凯姿“脑袋大”“脖子粗”是记者第一眼看到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的突出视觉印象。即使站在发射塔架下的空地向上看,直径达5.2米的整流罩也依然是个庞然大物。“大脑袋里可藏着大学问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设计师樊晨霄告诉记者,这枚憨态可掬的火箭,是为了应对未来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组网发射需求,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基

记者手记:黄旭华的两个愿望——“山那边”和“回故乡”

新华社武汉2月9日电(记者余国庆、潘志伟)多次采访黄旭华院士,也多次拍摄他进入办公室工作的影像,但2月7日,记者站在以往经常采访拍摄黄老的走廊里,这一次看到的却是因保密贴在门上的封条,恍惚中突然意识到,这位一生“为国铸剑”的老人,在前一天晚上,真的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办公室。从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处得知,黄旭华生前有两个愿望,一是回广东家乡看看,二是到延安革命旧址走走。“三年前,回广东老家省亲,他真的

行走拉美手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寻找生态保护的努力

新华社记者孟宜霏 廖思维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起飞,经过约1小时的行程,浩渺无垠的太平洋上露出一片褐色土地。随着飞机下降,由仙人掌、灌木与碎石交织的旷野逐渐浮现眼前。这里就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巴尔特拉岛。加拉帕戈斯群岛诞生于四五百万年前的海底火山喷发。身处赤道、洋流交汇赋予这里与众不同的气候,而其远离大陆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当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成为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

【列国鉴·马来西亚】记者手记: 在马来西亚体验“世界年”

记者手记:在马来西亚体验“世界年”毛鹏飞 李奕慧 王嘉伟金蛇贺岁,万象更新。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机表演、春节民俗舞龙舞狮、热闹非凡的灯会庙会、华人传统年俗“捞生”……无论是在吉隆坡,还是在马六甲、槟城,马来西亚各地迎春活动异彩纷呈。这个春节,不仅是华侨华人的文化盛事,更是马来西亚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世界年”。【中国年 世界年】1月25日,夜幕降临,1200架无人机冉冉升空、慢慢散开,围绕着吉隆坡地标建

破冰斩浪 接续探索(编辑手记)

穿越西风带、进入南极圈,刨开永冻土、建设长城站……40年前,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克服千难万险,踏上这片神秘大陆。40年风雪兼程,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依次建起,见证了中国人逐梦冰原的豪情壮志。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我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发展,靠的是什么?是极地探索者的艰苦奋斗。创造举世瞩目的快速建站壮举,不断拓展新区域,形成“五站两船一基地”的考察格局……他们在艰苦奋斗中保持乐观,将青春奉

【观天下·美国政治】记者手记:特朗普2.0——一段“颠簸”之旅开启

记者手记:特朗普2.0——一段“颠簸”之旅开启徐剑梅20日,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虽然其很多举动并不出人意料,但仍反复冲击美国人和全世界的神经。一段“颠簸”之旅开启了。世界看到一个更加“我”字当头的美国: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向外国征收关税让本国公民富裕起来”。特朗普表示,可能从2月1日起对所有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

记者手记|友谊之光照亮合作之路——当布鲁塞尔灯光节邂逅中国元宵佳节

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13日电 记者手记|友谊之光照亮合作之路——当布鲁塞尔灯光节邂逅中国元宵佳节新华社记者潘革平暮色如墨,缓缓浸染天际。2月13日晚,一年一度的布鲁塞尔灯光节如约而至,三十余组创意灯光装置将这座欧洲古城装点得璀璨夺目,蛇年生肖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光影茶榭、“人工智能大熊猫”等蕴含中国元素的创意作品,则为灯光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东方风情,编织出一幅跨越山海的和谐画卷。在布鲁塞尔地标性建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