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兵
终于谈妥,中方派人给韩国传话,尹锡悦一旦拒捕,结局只有2个字
中韩外长谈妥后,新任驻韩大使履新,对外明确中国立场,韩国政治乱局迎来变数,尹锡悦危险了。去年12月30号,韩国外交部副部长金烘均会见了中国新任驻韩大使戴兵,韩方对戴兵大使的履新表示欢迎,表达了希望中韩关系更上一层楼的愿景,这与中方的构想不谋而合。在12月25号,中国外长王毅与韩国外长赵兑烈通电话,表示中方愿同韩国一道,增进交流合作,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韩国目前的乱局,王毅表示相信韩国人民有
我大使:这影响韩国形象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消息,2月25日,戴兵大使同韩国主流媒体一线记者座谈,谈及对中韩关系的看法。 戴兵表示,我到任两个月来有两点强烈感受:一是中韩各领域交往合作如此密切,二是韩国各界期待改善发展中韩关系的愿望如此强烈。习近平主席讲过,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和分不开的合作伙伴。这个评价非常准确恰当。当前,国际地区形势深刻演变,中韩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民众心态、舆论环境等因素更加复杂多元。新形
原创 联大会上爆发激烈争吵,美英先发制人,中方以1敌2,当场发起反击
联合国大会现场爆发激烈争吵,美英两国以人权问题为由先发制人,中方以一敌二拿出铁证当场发起反击。美英此举最终目的是什么?中方的警告信号他们能听懂吗?为了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美国及其盟友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在10月16号举行的第79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与人权高专互动对话中,美英两国代表以所谓的人权问题对中国大肆发起攻击,指责中国存在严重的“人权问题”,要求中国做出“调整和改变”。作为回应,中国常
在韩侨界联合举办新春联欢会
中新网首尔2月10日电 (记者 刘旭)9日晚,“2025年旅韩华侨华人新春联欢会暨欢迎戴兵大使莅韩履新晚会”在韩国仁川举行。本次活动由韩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联合总会和中国在韩侨民协会总会(下称“两总会”)、韩国中国商会、韩国中华总商会、仁川华侨协会、全国同胞总联合会等20多家社团在仁川联合举办。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应邀出席并致辞。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公参兼总领事钟洪糯、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陈日彪、驻
韩国戒严后,一架载百人客机失事,中方29日证实,尹锡悦怕啥来啥
尹锡悦戒严事件还未终结,韩国客机突发空难,已导致75人死亡,中国大使馆迅速发声,韩国这是怎么了?根据最新消息,12月29号,韩国济州航空7C2216号航班,在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引发了大火,目前已导致75人死亡,事发时该航班载有175名乘客和6名乘务人员。不得不说,韩国民众今年的日子很不好过,本月初韩国总统尹锡悦为了打压政敌突然宣布“戒严”,引发了世界各国的震惊,
调转“枪口”对准中国?“最后通牒”已下,中方亮出1句话,只有2国懂了
钢铁冲突的硝烟中,我们窥见了新冷战的雏形。当越南将反倾销裁定书与产业政策白皮书同步印发,当韩国在自贸协定与国家安全间反复横跳,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博弈。每个关税百分点背后,都是产业链控制权的血腥争夺,每个反倾销案卷里,都藏着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密码。中国钢铁的出路,不在关税战场的寸土必争,而在淬炼出无法被替代的产业锋芒。毕竟,真正的自由贸易,永远只向不可替代者敞开大门。近日,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会
原创 联合国快没钱了,要中国多缴纳会费,答不答应?中方甩出8字答案
联合国财政有困难,快没钱了,有声音呼吁中国缴纳更多会费,对此,中方用8个字作为回应,并反过来向联合国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联合国财政困难不是一天两天了,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联合国的运作,近日召开的会议中,各国围绕着预算问题的讨论又擦出了火花。本月7号,第79届联合国大会第五委员会常会开幕,会议的一个重点议题,就是讨论联合国明年的年度预算。据悉,2025年,联合国打算继续上涨发展中国家会员国分摊的会费额
2025年春节庙会在韩国首尔举行
中新网首尔2月9日电 (记者 刘旭)8日,2025年春节庙会在首尔汉城华侨小学举行。2月8日,2025年春节庙会在首尔汉城华侨小学举行。图为活动现场合影。中新网记者 刘旭 摄 此次庙会主题为“温暖迎春·情满中韩”,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应邀出席庙会开幕式并致辞,使馆公参兼总领事钟洪糯、经商处公参王治林陪同参加。活动主办方韩国山东商会会长张文君、山东省政府驻韩代表处代表贾继庆、首尔主要侨团负责人,以及华
联大会上爆发激烈争吵,美英先发制人,中方以1敌2,当场发起反击
联合国大会现场爆发激烈争吵,美英两国以人权问题为由先发制人,中方以一敌二拿出铁证当场发起反击。美英此举最终目的是什么?中方的警告信号他们能听懂吗?为了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美国及其盟友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在10月16号举行的第79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与人权高专互动对话中,美英两国代表以所谓的人权问题对中国大肆发起攻击,指责中国存在严重的“人权问题”,要求中国做出“调整和改变”。作为回应,中国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