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

新疆首部戈壁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3月1日起施行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陶拴科)记者27日从新疆哈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获悉,哈密市以戈壁生态保护为内容的地方性法规《哈密市戈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疆首部戈壁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近年来,随着采矿施工、风光电项目建设、户外旅游、戈壁捡石等人为活动的增加,哈密市戈壁荒漠不少区域的砾幕层遭到破坏,潜在的沙尘源日益转化为现实的沙尘源,造成区域内沙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中新社兰州2月23日电 (冯志军 刘潇)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酒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铎23日介绍说,肃州区戈壁设施农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非耕地设施蔬菜示范区。这其中,尤以中国—以色列(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为典型案例,已形成4万亩戈壁设施农业的承载能力。“利用膜下滴灌及

胡杨飒飒

来新疆阿拉尔之前,我对这座城市完全陌生,还几次叫错名字。飞机降落,我看见深灰红的塔里木机场,暖意油然而生。阿拉尔并不是我想象中尘土飞扬的模样,不见戈壁、沙漠,天高地阔,天蓝得没有云,云都在地上,云是成片的棉花地。绿油油的花生秧匍匐在地,挂满枝头的红枣压弯树枝,田地的分界线上长满了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观光车敞开,缓缓驶向塔里木河零公里处的胡杨林。下车,走在撒了白花的盐碱地上。入目,是镀金的胡杨无穷无尽

破解吃菜难 内蒙古戈壁牧民生活焕新

2月22日,内蒙古江岸苏木,牧民钢宝力达在温室菜棚中向前来观摩的人介绍西红柿种植经验。孙凯文 摄 中新社乌兰察布2月25日电 题:破解吃菜难 内蒙古戈壁牧民生活焕新作者 奥蓝2月下旬,正值接羔季,地处戈壁的内蒙古江岸苏木,牧民们正处在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除了羊群“喜添新丁”,他们的菜棚也获丰收。牧民李向阳告诉记者,不管多忙碌,他每天都要抽出半小时打理自家菜棚,浇水、除草、观察蔬菜长势。这让他有“别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戈壁追寻盐湖梦

春耕伊始,在祖国西北角的柴达木盆地,粮食的“粮食”钾肥正从盐湖中不断产出,从荒芜戈壁运往沃野良田。千余里外,位于青海西宁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内,记者跟随科研人员,打开“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库”,电脑屏幕上,包括柴达木盆地盐湖在内,国内所有盐湖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尽收眼底。盐湖资源是青海省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2024年11月25日,王建萍(右三)和科研团队在盐湖进行野外考察。(

沙漠能建菜仓、粮仓?中国农科院:多项技术不断突破→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科研人员通过创新设施农业技术,助力创建“沙漠粮仓”“沙漠菜仓”。在新疆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智能日光温室在沙漠戈壁中整齐排列,大棚内通过无土栽培、水培等新型栽培方式培育出的芹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正旺,部分品种已进入采摘期。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胡江涛:我们将黄沙与粪肥、生物炭等材料进行复配,将这些基质

戈壁绽放“幸福花”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梁湖乡岷州村戈壁农业示范园区。远远望去,日光温室鳞次栉比、钢架大棚排列整齐,大棚里蔬菜瓜果长势喜人。酒泉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瓜州县梁湖乡岷州村和金梧村是他们挂钩的帮扶村。2019年两个村实现全面脱贫后,为了做好易地搬迁村的下半篇文章,他们调整帮扶思路,按照集体受益的原则,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养殖等,通过科学规范管理经营,实施产业链全过程帮扶,畅通

甘肃民勤:“互联网+志愿者”创新大漠戈壁“织绿”路径

中新网兰州2月25日电 (马爱彬)23日清晨,巴丹吉林沙漠寒意未消。冷风中,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迅速投入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四方墩生态林基地的植树工作。他们分工明确,铲土、扶苗、浇水,每个步骤都认真细致。“刷短视频时,我看到‘请到民勤种棵树’的号召,深受触动,立马加了种树群,随后坐高铁赶来,就想为治沙出份力。”来自北京的“00后”大学生张雨欣表示,她抓拍了很多同伴们种树的瞬间,随后会发布

【新春走基层】一个人的戈壁小站

冰雪覆盖大地,天气阳光明媚。1月25日10时,汽车驶离国道后,在戈壁滩的一条小路上颠簸约两公里的路程,便到了萨特玛站。穿着笔挺制服、一脸笑容的车站值班员严伟打开了写着“安全生产”四个大字的铁皮大门。处在新疆南疆铁路的萨特玛站是一个五等小站,距离阿克苏站40公里,阿克苏市至阿拉尔市铁路从这里接入,成为一个重要的“门户”小站。随着车站行车系统和设备升级后,车站运输组织更加便捷,所需工种减少,严伟就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