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意象里探寻中华文明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一书以16种鸟兽为代表,借助历史文献的解读,探寻文物中动物意象产生、发展背后的历史线索。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不仅走进了古人的内心世界,而且从一个更加亲近的视角去感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浪漫,领略中华文明蓬勃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创造力。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1 浏览
“刘明亮意象油画艺术展”在济南开展 一流的画面不见“存心”,却又非(也不可能是)绝对的“无意”。平衡二者的是自然,自然而然,而这实际上是对画者当下的心境与涵养变相提出的要求。一切大于觉知的努力都将导致适得其反。至于技术,它的存在只有在画面露出破绽时才会被意识到,否则它就像水里的水花儿。借此再延伸一步,当一个人的艺术风格趋于稳定后,日后任其如何蜕变也很难做到完全的自我颠覆。我们所看到的种种异样与心裁,不过是同一个物种不同的品种而已。即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中国科幻小说,在清末兴起 (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一书是对20世纪初中国科普写作和科幻小说,以及它们与殖民历史和工业现代性之间关系进行跨学科文化研究的成果。我追溯了该文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清末一直到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的若干年(约1904年—1934年)。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诞生与众不同,尽管这一文类本身的起源是通过翻译的西方舶来品, 但中国出版界采用“科学小说”一词来指代特定小说体裁范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王新|粉碎琳琅入大荒——从四个视角再读石虎艺术 依然是石虎。石破天惊,含弘光大。 “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2025年1月17日-3月16日)这些天正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并持续引起较大反响,最后十年的艺术大家石虎(1942-2023),和1980、1990年代的石虎一样,自由取予,解衣磅礴,充满着不断批判、不断否定、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富创新精神、最有理论自觉、最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之一,如何理解、评价其艺术?石虎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写了一首情诗 | 重新遇见语文课② “重新养育自己”是这两年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一种说法。当我们已经成年,回顾自己的成长轨迹,难免遗憾地发现小时候可能并没有被正确地对待。苛刻的要求、打击的言语、残酷的比较,也许来自父母,也许来自老师。当时的养育者各有自己的局限,好在今天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已经有能力善待自己。“重新养育”可以是改变对待自己的态度,体验新的关系,也可以是换一种方法学习那些原本感兴趣,但被考试吓退的知识。2024年我们推送了一篇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