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洼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入围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近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甘肃临洮寺洼遗址”顺利入围初评。洮河、寺洼遗址(中部山前缓坡)及背后“C”型山寺洼遗址及周边地貌(上为西南)寺洼遗址地形及主要发现示意图 (据刘建国图改定)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一带,范围涉及今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四川

中国方形“城池”的雏形,或许在这里!五个“首次”认识这个史前聚落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公布: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山村的寺洼遗址,首次发现史前时期三重近方形布局大型“围壕(沟)”。同时,“围壕”内侧发现多处手工业生产生活区,另有疑似“道路”和大面积“人工堆土”的线索。此外,该遗址首次发现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大型聚落,首次确认马家窑文化高等级、中心性聚落。什么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一

揭秘黄河上游文明“朋友圈” 中国方形城池雏形或许在这里

昨天(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其中一项为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这里的多项全新发现,有望解答黄河上游地带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发展等重大学术问题。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至4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一带,范围涉及今天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四川等省区。经过百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分为文化因素一脉相承的早、中、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