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
一个铁路派出所半个世纪帮扶路
中新网南宁2月14日电 题:一个铁路派出所半个世纪帮扶路作者 李雨坤 吴晨蛇年元宵节一大早,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宾阳站派出所内格外热闹。该所的帮扶对象“荷花五姐弟”齐聚派出所大院与民警一同猜灯谜、包汤圆、吃团圆饭共度元宵佳节。张何花姐弟家住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吊塘村,他们父亲因病已经离世,母亲常年住院治疗。2023年5月,宾阳站派出所在参与宾阳县黎塘镇团委组织的圆梦活动中,了解到张何花的家庭
炮龙狂舞 年俗盛焰闹新春
2月8日,宾阳炮龙节在广西宾阳县举行。傍晚时分,宾阳县炮龙文化广场已经人山人海,一条条炮龙依次排列,各个炮龙队的队员们跃跃欲试。宾阳炮龙节不仅是民俗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据初步统计,从2月8日正月十一18时58分开幕至22时舞龙结束,共吸引超50万人参与活动,当日舞炮龙活动拉动社会消费约3.5亿元。记者:梁舜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广西宾阳:石头里“长”果蔬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广西宾阳县的一个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探访用石头做基质,零排放,四季都能有收获的“石头农业”。记者:张枫、黄凯莹、覃广华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春走基层|爆竹声中龙腾舞——广西宾阳炮龙节见闻
新华社南宁2月9日电 题:爆竹声中龙腾舞——广西宾阳炮龙节见闻新华社记者王楚然爆竹声声,火光闪烁,百余条彩龙穿梭在广西宾阳县的大街小巷,伴着鞭炮火光,龙舞不止,一派热闹景象。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一年一度的宾阳炮龙节如期而至。这是广西宾阳县一带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进宾阳县炮龙文化广场,在爆竹炸响的尘烟中,6条舞动的彩龙仿佛腾云驾雾。
(新春见闻)广西宾阳年轻制龙师创新炮龙制作技艺 传统变“国潮”
2月8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陈新昆与他制作的炮龙。出生于1988年的陈新昆是宾阳最年轻的炮龙制作师傅之一。陈新昆从小就对炮龙制作耳濡目染,10岁那年,他成功将两条自己制作的小炮龙以每条15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同学,从此开启了制龙人生。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2月8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陈新昆制作的炮龙在街头进行展示,吸引不少参观者。每年正月十一是宾阳县百龙起舞的日子,而陈新昆等制龙师在上一年10月就
广西宾阳上演民俗狂欢 千年“炮龙”闹新春
中新网南宁2月9日电 题:广西宾阳上演民俗狂欢 千年“炮龙”闹新春作者 黄艳梅 陈沿佑 陈冠言2月8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一,具有1000余年历史的舞炮龙活动在“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震撼上演。中外游客在爆竹声中“炸龙”祈福,尽情享受热闹刺激的新春年俗。宾阳舞炮龙习俗起源于北宋年间,是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有“中华一绝”之称。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月8日晚,
(新春见闻)广西宾阳炮龙舞千年 花式焕新“出圈”
中新社南宁2月8日电 题:广西宾阳炮龙舞千年 花式焕新“出圈”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2月8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一,具有1000余年历史的舞炮龙活动在“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震撼上演。数十万中外游客在爆竹声中“炸龙”祈福,尽情享受热闹刺激的新春年俗。2月8日,具有1000余年历史的舞炮龙活动在“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震撼上演。图为活动现场。陈冠言 摄 宾阳县新桥镇人韦克萍特地从外地回乡过节
持续半个世纪的爱心接力
“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食粮,密林中安家(打一动物)”2月12日,在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宾阳站派出所大院里,14岁的张何花带着弟弟妹妹一起,跟民警哥哥看着院子里树上一个个小灯笼上挂着的灯谜纸条,一条接一条猜灯谜,大手牵小手,欢声复笑语。2月12日,在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宾阳站派出所,民警和张何花5姐弟一起猜灯谜。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张何花姐弟家住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吊塘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