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团圆年丨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元宵佳节,万家团圆。此时此刻,千家万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满了向上向善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大象新闻为您梳理,邀您品读。责任编辑:李墨涵(EN043)

【巳巳如意万象新】一盏元宵花灯,点亮家国情怀

作者:李群“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又到了一年的元宵佳节。元宵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人们把正月称为元月,又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叫“元宵节”。每年的元宵节,从北国雪原到江南水乡,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万家灯火点亮,元宵花灯争妍,将中华大地装点得流光溢彩。宋代张镃《灯夕》的“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明代杨宛《元夜有感》的“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

【巳巳如意万象新】一盏元宵花灯,点亮家国情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又到了一年的元宵佳节。元宵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人们把正月称为元月,又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叫“元宵节”。每年的元宵节,从北国雪原到江南水乡,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万家灯火点亮,元宵花灯争妍,将中华大地装点得流光溢彩。宋代张镃《灯夕》的“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明代杨宛《元夜有感》的“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都

【巳巳如意万象新】一盏元宵花灯,点亮家国情怀

作者:李群“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又到了一年的元宵佳节。元宵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人们把正月称为元月,又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叫“元宵节”。每年的元宵节,从北国雪原到江南水乡,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万家灯火点亮,元宵花灯争妍,将中华大地装点得流光溢彩。宋代张镃《灯夕》的“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明代杨宛《元夜有感》的“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

从“小家安康”到“国家昌盛”春晚许愿里的中国情怀

2025年蛇年春晚以28.17亿次新媒体直点播收视量创下新纪录,覆盖全球87个国家136座城市,而淘宝“许愿”活动则吸引了千万用户许下7.2亿愿望,其中超过5000万个愿望与“国泰民安”相关,还有数百万人祈愿“世界和平”。这两组数据看似分别指向文娱消费与个体表达,实则共同勾勒出中国人“家国一体”的精神图谱——个体的幸福追求与国家的繁荣愿景在此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家国情怀叙事。 春晚的收视奇迹不仅是

感知日照 | 春节,传统文化的盛宴与现代生活的交响

王凤娇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一场辞旧迎新的庆典,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与现代生活的完美交融。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春节,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的盛宴。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春节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贴春联、挂灯笼、放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弘扬优良家风 厚植家国情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总书记的引领下,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中华大地已蔚然成风。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承载着中国人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