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自贡:返乡农民工同吃团年饭 满满幸福味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2日电 (刘刚黄鸿 李秋玥)近日,自贡市贡井区荷园内张灯结彩,随处可见的灯笼、春联、福字贴、窗花更添年味儿。当天,百余名自贡籍农民工在此欢聚一堂,参加由自贡市总工会、自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关爱服务农民工暨返乡农民工团年饭活动,共迎佳节、共叙情谊、共话未来,品家乡味,过幸福年。团年现场。贡井融媒 供图 据介绍,团年饭还未开席,活动现场便已热闹起来。“就业援助月”集市

我的家乡·记者手记| 旧貌换新颜,县城的变与不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他乡不似故乡亲。“俺坐上车了”“马上下高速了”……每逢春节等节假日回家,只有听到周围充满了家乡话,才真的感受到已经踏上了回家路。我的家乡是位于淄博的一个县城,沂源。它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这里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素有“山东屋脊”之称,还被誉为“齐鲁水塔”,是中国矿泉水之乡。山清水秀的沂源埋藏着人类起源的秘密,见证着美丽的神话故事。距今约50万年的“沂源猿人”从这里走出,

(新春见闻)侨乡文昌“送灯”巡游寄心意

中新社海南文昌2月10日电 题:侨乡文昌“送灯”巡游寄心意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回海南文昌老家过年,这是我多年来的心愿。”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永久名誉会长林秋雅近日受访时说,今年家乡会文镇宝石村轮到她家做“灯首”,她专程从马来西亚回乡主持村里传统年俗“送灯”活动。2月9日,海南文昌,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永久名誉会长林秋雅(右三)携家人在“送灯”活动中向大家送祝福。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摄 “送灯”

台湾青年“第二家乡”创业 融两岸美味

中新社合肥2月21日电 题:台湾青年“第二家乡”创业 融两岸美味作者 张俊 莞童走进合肥1912酒吧街,一家名为“炎呛”的台湾小吃店总能吸引路人驻足。店名“炎呛”和闽南语中“香肠”的发音相似,“炎”中的两个“火”字寓意生意红红火火。而这份红火背后,是台湾青年杨乔米扎根合肥十余年的创业故事。从台湾到合肥:一份跨越海峡的创业缘2013年,刚从台湾高校毕业的杨乔米,在母亲的建议下与哥哥一同来到大陆寻找机

春节非遗美食丨河南人的家乡味道,从一碗烩面和胡辣汤开始

面食是河南人的最爱之一,烩面则是河南面食中一道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河南地处中原,冬天温度最冷低至零下,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羊肉烩面,暖胃又暖心。对于不少在外的游子而言,每逢春节回家乡团聚,慰藉思乡之情,要从一碗胡辣汤、一碗烩面开始;而当假期结束离开家乡前,也会用一碗承载儿时记忆的美食,为前行积蓄力量。公开资料记载,河南烩面历史悠久,汉魏时期称汤饼,唐以后名称渐变,宋代汴京食店便有“插肉面、大奥面”的供

“你就是开个集装箱回去,也会被塞满!”

有一种幸福叫回家过年有一种不舍叫“你要记得好好吃饭”有一种温暖叫“家人塞满的后备箱”于是你将看到以下“震撼”场景有一种关爱叫“我妈可能觉着我在外面会饿着”有一种担心叫“我爸总觉得我照顾不好自己”有一种炫耀叫“我下回开大车来装”好好好你们都这么能“装”是吧大鹅、土鸡蛋、家乡特产瓜果蔬菜、腊肉香肠……满满当当的后备箱里装满了家人的祝福和牵挂它们不一定是最值钱的但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其实啊满满都是爱一

陈年喜:一个矿工诗人“出圈”之后

【编者按】在去年末的一场年度演讲里,我们又见到了陈年喜,一个“出圈”后仍在用文字寻找归途的民间创作者。在地下600米听煤矿中震耳欲聋的爆破声,转而将沉默中积攒的力量、阅历淬炼成文字,他就是这样在寂静中喧响。上了访谈节目、直播带货,他的生活看起来触达了更远的彼岸。但尘肺病让他不得不重返老家休养,一边卖书、卖香菇,一边思考如何在收缩的故土里,重构精神家园。这也是作者王迪与他对话的开始,好奇他如何从自己

山西吕梁:做优人才工作“春节档”

中新网山西新闻2月26日电 龙岁才舒千里目,蛇年更上一层楼。春节期间,吕梁市抢抓在外人才集中返乡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人才活动,了解掌握在外人才资源优势,宣讲人才政策、共话桑梓情怀,吸引广大在外人才感知家乡、留在家乡、建设家乡。2月7日,汾阳市举办“学子归巢聚焦人才话发展”青年座谈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17名青年人才立足自身专业,分享学习生活感悟、畅谈个人发展规划,为家乡发展出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