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对话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 你是否想过,如果“穿越”到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能面对面与良渚先民们交流,你最想做什么?“使用手机一扫,大家可以在良渚的角色IP中挑选出专属自己的穿越向导。”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社教专员陈晓栋介绍,良渚遗址公园推出“莫角山朝圣之路AR体验项目”,通过AR、AI等技术为游客们打造了一场身临其境的时空之旅,可以在手机上亲眼看到各个AR场景,包括良渚文化时期的生活日常、制陶工艺、宫殿建造和仪式庆典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新华全媒+|我国最早的钻木取火器实物在江苏兴化发现 半米多高的新石器时代“打火机”长什么样?2月28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2024年度考古成果汇报会在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中发掘出一套完整的钻木取火器。经研究分析,其年代距今约7000年,为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实物。草堰港遗址出土的钻木取火器。(草堰港遗址考古队供图)草堰港遗址位于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东,面积8万余平方米,主体年代距今7000年前后。遗址所在区域为江淮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四海和龙王,天生一对的强强联合 《哪吒2》大热,片中的四海龙王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有男有女、有正有邪、有智有愚、有俊有丑的相互组合,有力地推动了剧情发展。然而在历史上,“四海”的出现时间却远远比“龙王”早得多。“四海”代表着中国古代先民对世界的认知,“龙王”则是佛教传入后与本土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两者交织至今,早已难以分割。壹海,或许是上古先民对于世界边际的最早认知。经过漫长的陆路跋涉,过着渔猎采集生活的先民来到大海之滨:一望无际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白鱼解字》:感受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作为中国人,面对一个生字,能读音、讲义、写形其实就算认得了。不过,汉字有今音古音、今义古义、今形古形。如果你能读出古音、讲出古义、写出古形,并说清它的演变过程,那才算完全认得了。普通人能做到吗?答案是肯定的。已故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的 汉字研究力作《白鱼解字》让古老的文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到汉字的无穷魅力。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是中国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实锤!这里的先民8000多年前就在种水稻 新华社长沙1月21日电(记者张格、周勉)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李家岗遗址,发现了2处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说明早在8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开始种植水稻。考古人员的这一发现,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提早了近2000年——此前,在同样位于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500年的水稻田。图为李家岗遗址北部古稻田的灌溉沟及田块。新华社发此次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窥长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润物细无声 编者按:“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凝结着先民广博智慧,蕴涵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在时代变迁中传承不息,至今焕发着温润光彩。即日起,人民网推出“读懂二十四节气之美”系列网评,管窥四时更迭里的东方智慧。“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离不开雨水的滋润,春雨润物无声,让枯木得以逢春,让种子得以萌发。雨水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去国博回望三湘四水50万年 据新华社电 1月2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由多位画家历经两年创作完成,作品长140米、高1.8米,通过将艺术创作与考古研究相融合的表现方法,生动描绘出湖湘先民们逐水而居、狩猎采集、驯化水稻、构筑信仰、营造城市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国博响起“万古长歌” 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开幕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韦衍行)1月21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让沉睡在湖湘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视野。观众正在参观展览。国博供图《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以下简称《图卷》)历经两年创作完成。作品长140米、高1.8米,由“最早的湖湘先民:逐水而行与狩猎”“从山岗到平原:人类文化发展萌芽”“彭头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湖南史前文明图卷亮相国博 参观者在“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上观看图卷。 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新石器时代高庙文化陶釜。 杜建坡摄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现场,一幅气势磅礴、笔触生动的百米画卷映入眼帘。该展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让观众穿越数十万年的岁月,见证湖南史前文明的诞生、发展与辉煌,感受湖湘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力量。湖南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