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郁

(新春见闻)2025年春节假期超1600万人次游天津

2月4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数据,2025年春节假日期间,天津全市共接待游客161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图为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鼓楼“大明风华巷 鼓楼奇趣夜”古风光影市集打卡游玩,沉浸式体验“津”彩假期。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4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数据,2025年春节假日期间,天津全市共接待游客161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图为2月1日,市民和游客在天

从城市更新看天津的“独门秘籍”

中新网天津1月16日电 题:从城市更新看天津的“独门秘籍”作者 杨子炀 周亚强月牙河畔、大树庭院、林荫步道、清水红砖墙、红色水泥瓦、排架式屋脊的挑高厂房……冬日里,蓝天映衬着红砖老建筑,裹着咖啡香的工业风扑面而来……融合了工业风和复古风格的“津一会客厅”,轻巧别致。咖啡的香气萦绕在机械与结构美学之中,会客厅一角还原的是苏联专家办公室,桌上的书本、眼镜、镜子、钢笔等都原模原样。1月16日,民众在原天

天津春节假期游客量1615.55万人次 消费额同比劲增26.4%

中新网天津2月5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从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2025年春节假日期间,天津文旅市场持续火爆,丰富多样的活动、浓厚的民俗年味和显著的京津冀协同成果等,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据大数据统计,天津全市共接待游客161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游客花费156亿元,同比增长26.4%。图为1月29日,市民和游客在天津古文化街游玩。记者 佟郁 摄 天津市文旅局会同多方精心策划

(新春见闻)天津芦台大集:传承三百年的年味记忆

1月22日,天津,民众在芦台溜大集,买年货。芦台大集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已有约350年历史,农历逢三、逢八开集,作为天津规模最大的农村大集之一,吸引了许多市民和京冀游客前来赶集,感受浓厚的年味和乡土气息。(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1月22日,天津,民众在芦台溜大集,买年货。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1月22日,天津,工作人员在天津芦台大集上制作腊肉饭。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1月22日,天津,民众

(新春见闻)天津:璀璨花灯点亮杨柳青古镇 游客纷至沓来

2月9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赏花灯,观看无人机烟花表演。春节期间,天津杨柳青古镇举办的花灯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夜幕降临,杨柳青古镇被各式各样的花灯装点得璀璨夺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9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赏花灯。(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9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赏花灯,观看打铁花表演。(无人机

(新春见闻)天津鼓楼“津”彩灯会点亮春节假期夜

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鼓楼“大明风华巷鼓楼奇趣夜”古风光影市集打卡游玩,沉浸式体验“津”彩假期夜。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鼓楼“大明风华巷鼓楼奇趣夜”古风光影市集打卡游玩,沉浸式体验“津”彩假期夜。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鼓楼“大明风华巷鼓楼奇趣夜”古风光影市集打卡游玩,沉浸式体验“津”彩假期夜。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

(新春见闻)天津:葛沽宝辇会津彩“南”望 古韵十足

2月13日,中国农历正月十六,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葛沽宝辇会”在天津津南区葛沽镇上演,市民和游客汇聚于此,感受津沽海下传统民俗带来的欢乐与祥和。图为来自岭南地区的龙井忠精英歌队参与助演,这也是中国南、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首次相聚天津葛沽宝辇会。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13日,中国农历正月十六,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葛

(新闻见闻)天津:民众品味文博之韵过假期

2月2日,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乙巳华章——蛇年生肖文物与艺术精品展”。春节假期,逛博物馆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天津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让市民和游客品味文博之韵过假期。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2日,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奥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银器展。春节假期,逛博物馆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天津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让市民和游客品味文博之韵过假期。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2日,观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