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绵延2500多年的人工水道 中华民族有着善治水的优良传统。中国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对中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求是网评论员: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澳门旅游,暖意融融(观沧海)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澳门旅游市场暖意融融。据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内地春节假期期间,澳门各口岸总出入境人数达491.8万人次,日均约61.4万人次,同比上升0.6%。回顾2024年,入境澳门的旅客达3493.2万人次,同比上升23.6%。澳门,这座陆地面积仅33.3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的小城,为何备受中外游客青睐?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澳门旅游的“金名片”。妈阁庙、大三巴牌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背包法官”来了,老小区的新电梯装上了 “这新电梯就是好,看着舒心,用着放心!”北京市东城区永外街道某小区,拄着拐杖的李大爷按下锃亮的上行键,对身边的老邻居说。“可不是,以前那老电梯总出状况,不敢坐呀,还不如爬楼。”“多亏了那天的法官,真专业!真办实事!咱再也不愁上下楼了!”几位老人说笑着,走进电梯。2024年底,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天坛人民法庭副庭长邵一峰接到了永外街道调解员打来的求助电话。依托东城区委政法委领导下的矛盾纠纷“梯次递进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探访阿曼巴特考古遗址 巴特考古遗址地处阿曼北部哈杰尔山脉南麓,是阿拉伯半岛青铜时代重要的文明见证。该遗址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考古证据显示,这里曾是古代跨区域贸易的重要枢纽,以开采铜矿资源闻名。1988年,包括巴特考古遗址在内的“巴特、库特姆和艾因考古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者:杨依然 汪强 蔡璨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见人见物见生活 留形留人留乡愁(传承之光) 武夷山九曲溪竹筏码头,这里曾经是载运武夷贡茶的古码头。 新华社发在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59项文化和自然遗产中,福建拥有5项世界遗产,它们是武夷山、泰宁(中国丹霞)、福建土楼、鼓浪屿和泉州。以其中3项世界遗产保护为例,可见福建在此下的功夫之深。福建土楼,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龙岩和漳州的山区大地,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本身体现了人居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福建土楼的保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