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蛇年首发“开门红” 长八甲火箭首飞看点解析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蛇年首发“开门红” 长八甲火箭首飞看点解析新华社记者宋晨、陈凯姿2月11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又名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全国人大代表王林: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技能大师 中新网成都3月1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王林: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技能大师作者 单鹏在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不少年轻员工都有和师傅王林“掰手腕”的经历。“来来回回几次,借着手感受力度,他们便什么都懂了。”王林说,航天产品要求精度高,新员工拧工装(一种辅助生产工具)时畏手畏脚,生怕用力过大导致零件变形,“掰手腕”让年轻人卸下了心理包袱。今年57岁的王林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长征八号甲首飞,预计今年将“走量”发射 2月11日下午5点30分左右,长征八号甲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点火发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为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构型之一。根据航天科技集团此前发布的信息,长征八号甲火箭是在长征八号火箭的基础上,针对未来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而特别改进研制的。根据介绍,长征八号甲有两个助推器,运载能力也由5吨提升至了7吨,整流罩相对于长征八号更大,长征八号甲的氢氧末级直径也从3米拓展为3.35米。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明君”张闻天为何在延安整风中最先出局?徐向前一语道破其原因 老覃在这段时间发布了《项英遇害前,曾向毛主席检讨离队脱逃经过,说自己是“临时动摇”》《项英遇害的消息传来,叶挺忍不住大发议论,品评项英一生为人》《项英为何一直抗拒中央的北上发展方针?只因其另有“雄图大志”》《1940年,毛主席警告项英“别犯1927年的错误”,项英气得直撂挑子》等一系列文章到“覃仕勇说史”上,讲的都是皖南事变前后所发生的事。皖南事变的惨剧,皖南新四军的失败,深深地刺痛了毛主席。实际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从警第一步——零下20℃的“长征”答卷 一声声急促哨音刺破警营静谧跳下床铺抓起装备冲向寒夜——这是2月13日凌晨4点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警察教育训练支队140名初任民警背负30斤装备踏上“魔鬼周”严寒野训的征程开启了体能与精神的磨砺暗夜急行军 战靴碎坚冰手电汇成点点星河照亮崎岖山路1934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战士们手持火把点亮黑夜的星星之火历历在目从深夜走到天亮队伍向天山挺进党员民警打头阵没膝的积雪如镜的冰面漫山的荆棘当年红军战士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新春走基层)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广昌段: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中新网江西广昌2月10日电 题: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广昌段: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记者 张明新 王修君 吴鹏泉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甘竹片区),记者见到甘竹镇居民尧辉蓉时,其正在参加一场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她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应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2月9日,中新社“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组一行参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甘竹片区),聆听红色故事、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液体动力助新“长征”首秀 中新网西安2月12日电 (记者 张一辰)北京时间2月11日17时30分,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下称:长八改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下称:航天科技六院)研制的新型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YF-75DA同步完成首飞,为液体动力家族再添一员“猛将”。作为长征家族的新成员,长八改火箭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由芯一级、芯二级以及两枚助推器构成。航天科技六院为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原创 “明君”张闻天为何在延安整风中最先出局?徐向前一语道破其原因 老覃在这段时间发布了《项英遇害前,曾向毛主席检讨离队脱逃经过,说自己是“临时动摇”》《项英遇害的消息传来,叶挺忍不住大发议论,品评项英一生为人》《项英为何一直抗拒中央的北上发展方针?只因其另有“雄图大志”》《1940年,毛主席警告项英“别犯1927年的错误”,项英气得直撂挑子》等一系列文章到“覃仕勇说史”上,讲的都是皖南事变前后所发生的事。皖南事变的惨剧,皖南新四军的失败,深深地刺痛了毛主席。实际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