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
一把手铲走荆楚 文明拼图释古今
从燃起文明星火的史前文化,到熠熠生辉的金属之路;从楚文化北上问鼎中原,到明清时期的“湖广熟天下足”……荆楚大地自古以来抒写着灿烂历史长河中的恢弘篇章。过去一年,湖北中青年考古工作者持续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深入探寻楚地人类社会的点滴遗存。在近日揭晓的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中,荆州楚纪南故城、荆州龙凤庄遗址、襄阳菜越墓地等“上榜”,诸多新发现又将人们的视野带回到荆襄古道上南来北往、风卷白沙
伊拉克从日本和瑞士追讨回一批文物
人民网迪拜2月12日电 (记者管克江)伊拉克外交部与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部11日在伊拉克博物馆举行仪式,移交一批从日本和瑞士追讨回的文物。这批文物共37件,其中包括一尊公元前8世纪亚述文明时期的太阳神雕像。伊拉克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侯赛因在仪式上表示,文物不仅仅是过去的遗留,更是伊拉克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的骄傲。伊政府将持续同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不遗余力追索流失文物。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
广东东莞发现南海卫城墙遗址
2月25日下午,广东东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2023年10月,东莞在对项目用地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了明洪武年间南海卫城墙和城内古建筑遗迹、遗物。2024年5月至12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是近年来广东省单次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南海卫城墙遗址发掘全景图。(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文化中国行|青铜文化遇见舞台剧 两万游客博物馆里过大年
春节期间,“博物馆热”不断升温,文博游成为许多年轻人假期出游新选择。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推出的首部博物馆舞台剧《因为青铜》,大年初三推出以来,已吸引两万余名游客观看。沉浸式体验舞台剧1月31日(大年初三)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首部以青铜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舞台剧《因为青铜》正式开演该舞台剧讲述了一位民女楚叶劝谏楚王将战争武器转化为和平礼器的感人故事。演出现场,灯光明暗转合,舞台起落浮沉。演员化
春节假期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成江西文博游“顶流”
中新网南昌2月6日电 (记者 李韵涵)6日,记者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春节假期期间,全省博物馆累计接待210.04万人次。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大年初一至初七共接待游客超24万人次,成江西文博游“顶流”。据了解,春节期间,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客流和消费双双创下新纪录。大年初一至初七,共接待游客95679人,241665人次,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0.81%;各项经营收入同比增长5
遵化清代王爷坟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子,允禑于雍正九年即1731年逝世,时年39岁,葬于清东陵以东约30公里处的北峪村,然而一件疑似其墓碑残件的石刻,近日却出现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个展览上,变成了“衣帽架”。对于这件展品,展方仅表示“不销售”,但并未透露其来历。文物专家现场观察鉴定后认为,此残碑应为真品。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走访北峪村发现,历经近300年的风风雨雨,愉恪郡王园寝地上部分早已不复存在,
新闻调查丨跟随普查队员们,踏上一场寻找中华文明载体的旅程
央视网消息:2023年11月开始,国务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计划全面掌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和环境状况,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在刚刚过去的岁末年初,我们前往山东临朐县和湖北咸丰县,跟随中国最基层的文物普查队员们,踏上一场寻找中华文明载体的旅程。近些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元素涌进人们的生活,并通过歌曲、游戏、动漫、服饰等万千方式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