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确保省域内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完善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和验收标准。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制定基本农作物目录,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分类有序做好耕地“非粮化”整改,结

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政策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

广西提前下达农业资金超六十亿元

原标题:我区提前下达农业资金超六十亿元■下达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38亿元■下达农业产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17.73亿元■下达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和动物防疫补助2.62亿元■下达粮油生产保障资金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07亿元记者从自治区财政厅获悉,广西于近日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及自治区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超60亿元,支持各地加快开展粮油与重要农产品生产、耕地建设与利用、农

东北侵蚀沟、南方酸化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何给出特别关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继续聚焦中国“三农”工作。文件中强调:“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这是侵蚀沟和酸化土地首次完整亮相中央一号文件,并直接被放在了与“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并列的位置,而盐碱地治理过去一直是我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重点。那么,什么是侵蚀沟和酸化耕地?这类土地问题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造成了什么影响,又该如何治理?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

新疆:崛起一座“西部粮仓”

新疆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拥有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传统印象中,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然而,过去三年里,新疆的粮食种植面积却累计增加了882.5万亩,占全国增量的34.8%;粮食产量累计增加量更是超百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5.1%,成为全国粮食产能增量最多的省区。在昌粮集团奇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心仓库,工作人员查看收获的小麦(2024年7月9日摄)。新

细说新时代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加速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450公斤增加到2023年的493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5年1月1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具体内容如下。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农业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持续迭代,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走向,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为增强我国农业产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