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郁金泰详解帕金森病全新靶点发现始末及未来

·FAM171A2就像“智能识别门”一样,专门识别致病“种子”。只要把这个门守住,致病“种子”就不能继续扩散。“如果在患者还没有出现症状前就开始干预这一过程,那么病人出现症状的时间很有可能会延后几年,甚至不出现症状;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症状,继续干预这一过程,会使症状进展的速度减慢,也会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袁鹏教授及中国科学院生物与

“太空出差”满四个月 神十九乘组工作进展如何?周记更新

目前,神十九乘组已在轨驻留满四个月。工作进展顺利,身心状态良好。上周,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科学实(试)验、站内设备检查维护、健康维护与保障等方面完成了多项工作。神十九乘组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 开展在轨营养代谢组学研究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乘组利用拉曼光谱仪开展在轨营养代谢组学研究,通过检测尿液样本中的代谢组分,采集相关信息,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和评判准则,建立适用于任务期间研究和评判营养状

先进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在上海揭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正式成立。为传承和发扬左翼文化精神,让左翼文化研究迈上新高地,2025年3月2日,中共四大纪念馆与左联会址纪念馆共同举办“左联与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纪念左联成立95周年座谈会。“左联与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纪念左联成立95周年座谈会现场 摄影 狄权当天,先进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发布了2025年度研究课题。先进文化国际

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的柑橘“魔法”

中新网长沙3月2日电 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的柑橘“魔法”作者 唐小晴 李盈除可鲜食,柑橘还有何用途?能产生多大经济价值?“一个半橘子的果肉做成罐头出口,可售价一美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的答案是:柑橘皮能制陈皮,从柑橘中提取果胶、类黄酮、香精油、辛弗林等活性成分,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近日,单杨在洞庭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查看中试产品。中新网记者 唐小晴

孙蓉委员:为“银发族”开“药方”

针对这一问题,孙蓉建议建立政策引导机制和激励制度,通过税收优惠、优先审评等政策工具,引导企业开展老年人群用药专项评价。此外,将老年人群用药研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跨学科联合攻关。“‘人—药—病’是一个三角形的关系。”孙蓉认为,除了用药,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也应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高龄人群治疗指南缺失的情况下,她认为,可以以肿瘤、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四大慢性病为抓手,制定老

闵卫东代表:让工业元宇宙更有“人味儿”

中新网南昌3月2日电 题:闵卫东代表:让工业元宇宙更有“人味儿”中新网记者 李韵涵在南昌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内,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南昌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闵卫东演示了如何在虚拟场景里接近真实地抓取物品,这也正是闵卫东有关“工业元宇宙”研究的技术之一。“从传统工业制造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合作空间非常大,可以形成一个智能制造的工业元宇宙。”闵卫东表示,在未来智能制造场景中,人应该是整

吴焕淦代表:望促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陈静)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近年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他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履职与行医是相通的,都要精益求精。因此,他在本职工作中开展调研,持续围绕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推广以及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提出建议。吴焕淦认为,履职与行医是相通的,都要精益求精。(吴焕淦代

《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

中新社青岛3月2日电 (胡耀杰 王禹)《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3-2024)》(简称“蓝皮书”)3月2日在山东青岛发布。蓝皮书指出,北极治理迎来权力整合和秩序重构的关键节点。蓝皮书称,新一轮的北极权力整合和接踵而来的秩序重构冲击了各国的北极治理理念与目标。各国正加速本国北极战略调整,北极治理阵营化趋势加剧。蓝皮书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给北极航运带来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尽管冰川和海冰的融

湖北加快建成重要战略支点理论研讨会召开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1日电(高翔 马文丽)“湖北加快建成重要战略支点理论研讨会”2月28日在武汉召开,近2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此次研讨会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研讨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广军在致辞中指出,湖北省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新时代湖北以“支

Nature子刊发表中国医科大学胸外科与东北大学研究成果 揭示肺癌年轻化现象关键因素

中新网辽宁新闻3月1日电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胸外科杨雪鹰教授团队联合东北大学费腾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年轻肺癌患者独特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并提出了可行的治疗策略,研究结果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近年来,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体检筛查的普及,早发肺癌(小于40-50岁)的发病率正在大幅上升。与中老年肺癌患者相比,目前对年轻患者肺癌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