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

这滋味妙不可言

时光轻抚过指尖,如同晨露划过叶尖,转瞬即逝,不留痕迹。仲夏时节,蝉鸣一声接一声,阳光透过叶间,光斑洒向地面。这静谧美好的一刻,让我再次忆起那妙不可言的滋味。猪脚醋,奶奶最拿手的菜之一。每年暑假时我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必是缠着奶奶,让她给我做猪脚醋。奶奶做猪脚醋的手艺可谓是娴熟至极,醋的比例是多少,佐料如何搭配,这些奶奶都了然于心。制作猪脚醋的材料不多,奶奶将猪脚、生姜、鸡蛋和甜醋一一摆放在料理台上。

2025盐边半程马拉松吸引6000名跑者参赛

2月16日上午8:30,2025“滋味盐边·羊肉米线”半程马拉松暨中国体育彩票“跑遍四川”(盐边站)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名跑者参赛。据悉,本次赛事由四川省田径协会、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盐边县人民政府主办,设置半程马拉松、欢乐跑两个项目。其中,半程马拉松全程21.0975公里,参赛选手3000人。欢乐跑全程5公里,参赛人数3000人。赛道沿途将盐边美食美景、非遗等人文景观串联起来,一路

“土特产”走出乡村 “好滋味”飘香城市

新华社贵阳2月14日电(记者向定杰)走进位于武陵山区的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排排覆盖黑色遮阳网的种植大棚引人注目。大棚中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工人在大棚里采摘羊肚菌。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最近迎来成熟期,每天都要采。”基地运营者贵州凉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小云说,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因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其种植周期短、见效快

“粤食越滋味”沉浸式庙会唤醒广府基因

中新网广州2月14日电 (记者 蔡敏婕)“粤食越滋味”广府饮食现场展示会14日在广州举行,在庙会里品味传统美食,感受“非遗里的广府年味”。本次活动以广府饮食文化为核心,以庙会的形式策划,共设置31个体验活动,涵盖38项内容,其中广府饮食类20项,还辐射广府非遗、广府民俗等多个领域,通过美食体验、民俗体验等形式,引导幼儿探索“一盅两件”“广府宴席”背后的文化内涵。“粤食越滋味”沉浸式庙会唤醒广府基因

“土特产”走出乡村 “好滋味”飘香城市

新华社贵阳2月14日电(记者向定杰)走进位于武陵山区的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排排覆盖黑色遮阳网的种植大棚引人注目。大棚中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工人在大棚里采摘羊肚菌。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最近迎来成熟期,每天都要采。”基地运营者贵州凉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小云说,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因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其种植周期短、见

我在日照过大年|日照好吃

海报新闻记者 古玉洁 日照报道肥美的海鱼、新鲜的虾蟹、清新的绿茶、鲜嫩的羔羊肉、香喷喷的煎饼、酥脆的炸物……在日照过大年,美食享不停,一起感受热气腾腾的日照滋味。

我在山东过春节丨煎饼飘香,一“卷”烙刻齐鲁滋味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山东淄博淄川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蒲公留仙,一日恍惚间,竟至现世。见一摊,售山东煎饼者。摊前之人,手法娴熟,摊面、撒料,俄而饼成。未几,奇观骤现。煎饼于案上,似有灵韵自生,徐徐舒展,渐幻为花形。色泽缤纷,或赤如丹砂,或粉若桃腮,或白似瑞雪。瓣瓣舒展,宛若天成,其态婀娜,栩栩如生。蒲公瞪目结舌,半晌,长揖摊主,惊叹道:“久闻今之世多奇巧,不意亲见此景

春节筷乐

“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这是宋代女词人朱淑贞的《咏箸》诗,将筷子拟人化,读起来十分有滋有味。筷子在古代叫“箸”,后因民间风俗忌讳“箸”与“住”字谐音,有停止之意,很不吉利,于是为讨“口吉”,反其意而改称为“快”,加上“竹”字头,便成为书面文字的“筷”,以寄予一帆风顺之意。筷子是十分独特的餐具,于国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一日三餐几乎筷不离手。一双筷子在手,能挑

走进约旦的爱心餐厅“易滋味”

人民网迪拜2月1日电 (记者管克江)约旦首都阿曼的市中心,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餐厅“易滋味”(阿拉伯文音译),在当地却很知名。原来,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给社区民众提供餐饮服务和社交场所。这里的餐饮实行“邀请制”,由志愿者邀请素不相识、但有用餐需求的人就餐,费用由志愿者支付。志愿者随后将在爱心墙上贴一张祝福语。被邀请者则可以在菜单上自由点餐。部分志愿者在餐厅门口合影。人民网 纳达尔·达乌德摄在爱

以青春表达丰盈年节滋味(快评)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何处寻?穿新中式服装、发国潮表情包、看非遗“村晚”……传统年俗的“老”与Z世代的“潮”相互碰撞,过年新方式让年节滋味更鲜活、更丰盈。岁序更替,年味总是打上时代的烙印。曾经,穿新衣、放鞭炮,吃顿饺子就是年。如今,“集五福”、发AI拜年短视频、买“谷子年货”,千滋百味都是年。从“参与者”到“主理人”,年轻一代成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彰显澎湃的文化自信;从“游子归”到“全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