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界乌龙事件!沙漠温室种出水稻,意外发现还能固沙治盐碱 沙漠里能种植点什么作物呢?稳定土壤的仙人掌、防风固沙的梭梭亦或者具备经济效益的西瓜土豆。但这些作物的规模种植早已不算稀奇,可你听说过在沙漠种小麦吗?2024年6月4日,新疆麦盖提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一片金灿灿的麦子迎来了丰收的喜悦。这是全国面积最庞大的纯沙漠麦田试种区,茫茫沙漠与滚滚麦浪仅有一线之隔。经过收割统计,当地小麦亩产294公斤,容量每升825克,完全符合国家一级小麦标准!毫无疑问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智慧领航马力十足,武汉市全面推广先进智能农机具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通讯员 陈柳清 周小平春启万象,春耕备耕正当时,武汉市提早谋划,开足马力,大力推广智能农机具应用技术。记者探访当地大型智慧农机合作社了解到,该市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提升作业效率,精准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先进农机装备,掌握智能化监控系统和北斗监测终端,实现数字化管理,有力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助力粮食单产全面提升。武汉塘江金和岭农业专业合作社全自动智能插秧机智慧农机生产效率是人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新华全媒+|中国科学家联合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辅酶Q10,被誉为“人体的发电机”,能驱动人体细胞产生能量,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同时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膳食补充剂。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全球首个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2月14日,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发表了相关科研论文。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合作完成。编辑创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南佐遗址水稻遗存从何而来?研究称黄土高原五千年前气候适合种植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上,出土大量5000年前碳化水稻遗存,究竟是当地种植?还是贸易所购?其作为仰韶文化晚期大型聚落遗址——甘肃南佐遗址(距今5100-4700年)发掘考古研究的重要谜题之一,长期以来广受学界和社会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团队与合作伙伴最新完成的研究发现,5000年前,南佐遗址所在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合水稻种植。资料图:南佐遗址发掘出土大量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中国科研人员提出新方法 有望提高水稻等作物产量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林鸿宣院士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团队的最新合作研究发现,通过精确调控植物激素赤霉素水平,可以突破主栽品种的抗逆性与产量互相拮抗的瓶颈,从而同时提高水稻的碱-热抗性和产量。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在上海松江农场,PH值达9的高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水稻生长情况,含中等浓度活性赤霉素的水稻株系其耐碱性较强(图中右侧水稻)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我国科学家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2月14日,上海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题为“基于植物进化的辅酶Q10性状设计”的科研论文,通过系统分析辅酶Q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轨迹及关键酶自然变异,解析了植物辅酶Q侧链长度控制的分子机制,利用引导编辑技术改变水稻基因组Coq1酶的5个氨基酸,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该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事关中国杂交水稻,马达加斯加总统最新发声 据新华社报道,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3日说,期待利用中国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本国粮食自给自足目标。 拉乔利纳当天出席在马水稻主产区阿劳特拉·曼古鲁大区塔南贝镇举行的中国杂交水稻分发仪式。他说,种植杂交水稻将大大提高农业收成,每公顷预计能为农民增加年收入近600万阿里亚里(1美元约合4743阿里亚里)。马政府计划向全国12个水稻主产区分发杂交水稻种子,预计杂交水稻总种植面积将达5万公顷,有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稻梦空间话共富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2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稻梦空间话共富》的报道。苕溪从天目山汩汩而下,经杭州临安至余杭,养育了水草丰美的永安村。溪畔的稻田在腊月里褪去了金黄,去年11月底种下的油菜苗还未花开,裸露的田垄覆盖着薄霜,却仍能嗅到泥土深处蛰伏的稻香。岁末年初,记者来到永安村,一个寓意着“永远安宁”的地方。永安村西头的米酒工坊蒸汽袅袅,64岁的村民姚凤贤正将发酵的糯米饭装入陶瓮。这位曾肩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我国力争到2030年新增再生稻面积1000万亩左右 【我国力争到2030年新增再生稻面积1000万亩左右】财联社2月27日电,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指出,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产保障能力。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新华全媒+|三亚:耐盐碱水稻育种忙 2月14日,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科研人员张书艮对水稻进行管护(无人机照片)。因为海南充足的阳光条件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科研人员从青岛来到三亚种植新一季的耐盐碱水稻,为选育出优良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在田间耕耘,为我国盐碱地利用和开发贡献优质种质资源。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2月14日,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青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