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诗人何为?专家:“人诗互证”的人类写作无法被取代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青年朗诵艺术家董丽娜、李仓卯共同朗诵的艾青诗作《我爱这土地》,开启了日前在京举行的“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座谈会。座谈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说,中国诗歌呈现了几千年来的社会生活史,也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心理。在当下极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中,诗人也要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和道德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国防部新闻发布将增频扩容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2月27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在会上表示,“为了更好地介绍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情况,我们的新闻发布工作将于近期增频扩容,国防部例行发布频次由目前的每月两次增加为每月3次,并进一步扩大记者会媒体范围,邀请更多中外媒体加入我们的大家庭。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开放的中国军队欢迎大家的提问,包括那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我们期待与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铁路风景:慢火车谱写南疆时代发展新篇章 在这个被“倍速播放”重构的世界里,“慢”已不再带有效率低下的贬义色彩,而是成为了丈量民生温度的标尺。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飞驰而过,而在南疆广袤的戈壁绿洲间,有一趟“慢节奏”的绿皮火车,沿着1996公里的铁道线徐徐前进,平均每30分钟停靠一次,串联起南疆大地上的63个站点,从而丈量出社会进步的另一种维度。乡村振兴的“致富车”,南疆发展的“经济快车”。为协助南疆农产品打开销路,铁路部门在和田玉龙号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温情叙事解构年代剧新表达 电视剧《六姊妹》收官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皖淮小城淮南为故事背景,讲述田家庵区老北头何家老一辈及六个女儿跨越半个世纪历经风雨、相互扶持的成长故事,近来以高收视率和热度引发关注的电视剧《六姊妹》于27日在CCTV-1黄金档、腾讯视频收官。《六姊妹》剧照。剧方供图 电视剧《六姊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西嘻影业、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西嘻影业制作,西嘻影业创始人、首席执行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传承发展藏戏,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平珍在国家大剧院前留影。平珍(右三)表演藏戏《卓娃桑姆·寻王》舞台照。“回想最初接触、学习藏戏到今天,喜忧参半,苦乐交融。坚持到现在并愿意为之付出全部,是因为藏戏艺术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梦想,对我的整个生命,意义非凡。”自治区藏剧团青年藏戏演员平珍说。2024年底,在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自治区藏剧团藏戏《卓娃桑姆·寻王》,斩获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大奖。该剧主演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生息之地》:乡土画卷中生命诗学与历史回响 齐伟电影《生息之地》借由少年徐闯的视角勾勒出四季流转中豫东乡土的生活图景。通过诗意影像书写“人与土地的质朴情感”,影片斩获了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银熊奖最佳导演奖。人与土地:时间凝缩中的守望影片以1991年河南周口霸王台村为背景,巧妙地把岁月的流转凝缩于“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之中。镜头里四季的更迭,不仅遵循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更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生命逻辑——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一切都如同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微视听”大行其道之下 年代剧如何做好内容深耕 作者:涂 彦年代剧在观众中一直备受青睐,是国产影视市场的重要投资方向,也是每年开年大剧的主要类型,近年来爆款频出。然而,作为央视开年大剧的年代剧《六姊妹》(以下简称《六》剧)在热播之余,观众评价褒贬不一;腾讯视频的《致1999年的自己》(以下简称《致》剧)悄悄播完,也未激起更多水花。当前,短视频、微短剧等“微视听”样态占据了多数人的业余时间,碎片化叙事大行其道。以宏大叙事为主要特征的年代剧,如何做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年轻人读写家史:在“精神阿勒泰”寻找自我确定性 青春时代,每个人都向往广阔的世界,但每个人也都起步于小小的家。——————————“每一次的到达和离别,都要越过天山山脉。”从小到大,吴天一被家人寄予的梦想都是“离开新疆”,中学毕业后,她先是考到远离故乡的厦门大学,体验了“闽南长久的湿热”,随后又踏上了到异国求学的旅程。然而,当前往英国的洲际航班途经乌鲁木齐上空,她还是忍不住长久地注视那片广袤的疆域,“好像离开新疆的渴求在消解”。出门在外,吴天一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助年轻人迈好立业第一步(人民时评) 给年轻人搭桥铺路,为他们减一点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增一些以梦为马的精神底气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是人生重要的一步。如何帮助年轻人迈好这一步?近期的两则新闻,给人启发。一是多地放宽应届毕业生认定标准。上海、湖南等地适当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贵州、广西等地不再对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放宽标准,缓解焦虑,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节奏,这是应时之变。一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拓宽三校学生学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从少年的澄澈世界再出发(新作速评) 《别人家的电视》:李云雷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李云雷活跃于当代文学评论前沿,也一直在坚持小说创作,迄今已出版小说集5部,最新一部《别人家的电视》近日面世。如果说李云雷的评论风格是敏锐、深刻、立场鲜明的,那么其小说笔调与之刚好形成对照,含蓄、朴实又饶有余味。他对小说创作有着清晰的定位,一是“整理那些难以被化约的经验碎片”,二是自己“不是职业作家,没有创新的压力,只写那些真正想写的东西”。这样的艺术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