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以投融资改革为水利发展增添“活水”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记者手记:以投融资改革为水利发展增添“活水”新华社记者魏弘毅松软肥沃的黑土地,怎样跟水利投融资创新联系在一起?记者日前的一次东北之行,找到了答案。近日,全国首单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在辽宁省抚顺市签约。出让方抚顺市抚顺县人民政府与受让方企业签订协议,交易抚顺县海浪乡杨木村、转山村5条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16.7亩,交易额167万元。交易资金主要用于侵蚀沟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行走拉美手记|探访格林纳达的中国印记 圣乔治国际机场是抵离这个国家的主要门户。两座崭新的登机廊桥是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圣乔治国际机场升级改造项目的一部分成果。项目经理黎蠡告诉记者,除廊桥外,还有翻新机场跑道、扩建停机坪、修建外部绕行道路等工作,整个项目都是在机场不停航情况下实施的。每天晚上最后一班飞机降落后,中方团队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施工,一直干到次日清晨第一趟航班起飞前。升级后的机场运营能力大幅提升。“他们不辞辛劳,不畏风雨,我深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新春走基层丨记者手记:横竖都是第一!花江峡谷大桥“历险记”→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因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而得名,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总台记者走进施工现场,探访正在加紧完成钢桁梁的吊装拼接作业的90后施工员们。(总台记者 李艳君 陈稼 柳波)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新春走基层丨记者手记:横竖都是第一!花江峡谷大桥“历险记”→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因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而得名,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总台记者走进施工现场,探访正在加紧完成钢桁梁的吊装拼接作业的90后施工员们。(总台记者 李艳君 陈稼 柳波)责任编辑:朱佳琪(EN042)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记者手记|15年,感受达沃斯的变与不变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2日电 题:记者手记|15年,感受达沃斯的变与不变新华社记者魏建华 程征15年后,当记者再次来到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冬季年会报道时,发现这里既有固有的坚守,又有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又见达沃斯,与15年前几乎一样。飞机落地瑞士后,同样要提着行李辗转换乘3、4趟火车,用4、5个小时才能一睹这座据称是欧洲海拔最高小镇的真容;冬季年会期间成百上千政府首脑、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前来,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
记者手记|15年,感受达沃斯的变与不变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2日电(记者魏建华 程征)15年后,当记者再次来到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冬季年会报道时,发现这里既有固有的坚守,又有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这是1月20日拍摄的瑞士达沃斯小镇。新华社记者连漪摄又见达沃斯,与15年前几乎一样。飞机落地瑞士后,同样要提着行李辗转换乘3、4趟火车,用4、5个小时才能一睹这座据称是欧洲海拔最高小镇的真容;冬季年会期间成百上千政府首脑、企业家和各界人士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记者手记:古老运河因她们重焕生机 家住运河边,唱着运河的歌,讲着运河的美——这是“船妹子”们最朴素的初心,也是这群年轻人多年坚持的一件事。为了做好这件事,她们苦练基本功,人人十八般武艺在身。她们不惧严寒酷暑,不断创新,将最好的服务带给五湖四海的游客。15年来,这支年轻团队摇橹在水街水巷里穿梭,用青言青语将传统文化的火种一次次播撒,这难道不是对文化“两创”的生动诠释吗?古老的运河因她们而重焕生机,裹挟青春的力量,奔涌向前。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