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孟子在他所处的黑暗年代,是如何自处的?

孟子自处的时代,是在战国。王霸杂用,百家并出。且看孟子是如何面对黑暗时代,以及克服这个时代的。孟子像。“反身而诚”孟子以“殀寿不贰”立论,横死或长寿,其实是一样的,皆是命数。但是,知道这一点之后呢?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是随波逐流,还是及时行乐,还是积极进取?孟子的答案是“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也,所以立命也”。修身立命以等死,这就是答案。这就是孟子“向死而生”的底气。那么怎样才算立命呢?孟子认为

在小说中与“孤勇者”孔子相遇

我们从小对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耳熟能详。孔子“一路颠沛”,用了十四年的时光,走遍十多个大国小邦,几乎经受了人生的所有考验——挫折、落寞、困顿、孤独、诱惑、追杀、牢狱、疾病、饥饿、失败、死亡,但依然不肯放弃自己的信念。这是他的成圣之路。作者钱宁的小说以孔子周游为主线,交织呈现出孔子身边的各种人物:父母、兄弟、妻儿、弟子,国君,贤臣、智者、贼子、小人,以此侧写出孔子的平生际遇,以及他如何从“与众不同”走

孔子学院是中外“互看”之窗

孔子学院发展至今,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研究者、师资、国内外合作项目等,在使用孔子学院这个名称时,往往对其内涵的解释和认知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我们作为孔子学院的主导方,对“孔子”这个概念的发掘和运用并不充分。比如,孔子学院的内涵与孔子思想的关系;孔子学院的教育理念与孔子教育理念的关系;孔子学院以中文教育和中外文化交流为主,与孔子周游列国传播的思想和传播本身的行为之间有哪些传承关系;

孔子博物馆里闹元宵,乐享传统中国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丁安顺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为庆祝元宵佳节,孔子博物馆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举办系列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体验的元宵主题活动,吸引众多观众在博物馆中感受历史与节日的交融。多元展演:艺术与民俗的交融万物回春,乐动元宵。欢乐的节日少不了音乐的旋律,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携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团体等,为观众带来民乐合奏、山东梆子、古琴、古筝、板胡、舞蹈等节目,节奏欢快的

书摘|自古以来,中国人为什么爱玉?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中国玉文化已经走过了9000年的历史,时至今日,绵延不衰。故宫博物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徐琳在新书《玉见故宫:国宝玉器里的中华》中,挑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玉器,讲述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玉文化故事,以一部故宫玉器通史串联起一部生动的中华文明史。在作者看来,中华玉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和儒家对玉文化的理论总结密不可分。《玉见故宫:国宝玉器里的中华》 徐琳

埃及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举办中埃文化交流活动

人民网开罗2月18日电 (记者沈小晓)2月13日至15日,埃及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携手库塞尔市图书馆及库赛尔遗迹保护中心,举办中埃文化交流活动。活动设有中国书法、剪纸、生肖制作、中国结、包饺子等中国文化体验项目,融合当地非遗音乐表演、手工制作和美食竞赛等活动,吸引了近200名市民参与,促进了中埃文化交流。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中外方院长孟海蓉、哈桑·雷法特,埃及当代历史学家塔哈·侯赛因·戈哈里,

东西问丨哈萨克斯坦学者萨乌列·果莎诺娃:孔子教育思想具有跨文化普遍性

中新社阿斯塔纳2月21日电 题:孔子教育思想具有跨文化普遍性——专访哈萨克斯坦学者萨乌列·果莎诺娃中新社记者 单璐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中文教育发展迅速,全国设有五所孔子学院及多个中文培训中心,多所高校开设中文课程,中文学习人数逐年增长。2024年7月,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在阿斯塔纳正式揭牌,该校哈方院长萨乌列·叶尔德诺夫娜·果莎诺娃(Saule Erdenovna Koshanova)表示,哈

泰国吞武里易三仓学校孔子课堂揭牌

中新网曼谷2月21日电 (记者 李映民)中国天津科技大学与泰国吞武里易三仓学校共建的孔子课堂21日在泰国吞武里举行揭牌仪式。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教育参赞许兰、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贾启君、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曼谷中心副主任王晓艳、泰国吞武里易三仓学校校长沙达·沙功塔瓦等出席仪式。揭牌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许兰在致辞中表示,2025年是中泰“金色友谊”50周年,两国将面向未来,加强全面战略合

钱宁的“孔子系列”:以现代性重构孔子之路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在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上,孔子形象的每一次重塑都暗含着时代精神的嬗变。随着《孔子:一路颠沛的圣人》(三联新版,下简称《孔子》)的推出,学者、作家钱宁完成了一次对“圣人”孔子生动且极具当下意义的现代性重构。《孔子:一路颠沛的圣人》。受访者供图 “孔子周游列国,可谓‘一路颠沛’,且颇具象征意义——挫折、落寞、困顿、孤独、追杀、牢狱、疾病、饥饿、死亡,几乎所有人生考验都

特艺人才汇聚问津书院,他们用笔墨与歌声传递坚韧不拔精神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通讯员 张亚2月21日,春意渐浓,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孔子河畔的问津书院内墨香四溢,画韵悠扬。近二十位残疾人特艺人才汇聚一堂,齐展技艺,切磋技法。他们或现场挥毫泼墨,即兴创作;或以刀代笔,铸文字于方寸之间;或穿针引线,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汉绣画卷……当天,武汉市残联携残疾人特艺人才以及党员骨干及青年干部,与新洲区残疾人特艺人才以“展示新形象·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一场“寻津问道·笔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