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最亮时刻,准备观赏!

15日金星将以昏星姿态迎来最亮时刻2月15日,金星将以昏星姿态迎来最亮时刻,在黄昏后的西南方天空中,璀璨如宝石,光亮似明珠。即使是在光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金星的辨识度也会非常高,肉眼可以轻松看到。金星是地球的近邻,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所以《诗经》中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2025年2月1日在北京丰台区拍摄的明亮金星

虚惊一场?NASA下调小行星撞地球概率至“接近于零”

NASA将小行星2024 YR4撞击地球概率调整为0.28% NASA网站截图据《华盛顿邮报》20日报道,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最新的天文观测结果,最近发现的小行星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已被调整为0.28%。根据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近地天体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撞击概率在18日被上调至3.1%的峰值,但在19日降至1.5%。而最新的观测计算结果判断,这颗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

比哪吒的“六星连珠”还多一星!“七星连珠”今晚上演,真能预示吉凶?

近日,网上刷屏了这样一则消息:今天,也就是2月28日,夜空将上演"七星连珠"神奇天象,错过这次恐怕再等77年,网友纷纷许愿“好运连连”。恰逢时下最火热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也有“六星连珠”的桥段,让热度更上一层。“七星连珠”到底是咋回事?真的能预示吉和凶吗?“七星连珠”到底是啥?真的那么神奇吗?通常说的“行星连珠”是指在地球上看到太阳系除地球外的行星排成一线。古代的钦天监们受限于科技水平,并

“每一步都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步”,在南极找陨石有多难?

南极有着丰富的陨石资源,目前,我国南极考察队已在格罗夫山收集到超过一万两千块陨石,而这些陨石大多是靠人工徒步收集来的。 琚宜太,一位在南极寻找陨石的科学家,他曾在无人区进行过独一无二的人生冒险,创造了中国陨石收集的奇迹,也成为年轻科考队员学习的偶像。 三赴南极 琚宜太团队带回2941块陨石春节前夕,曾参加过第35次中国南极科考、桂林理工大学研究陨石与行星物质的夏志鹏博士专门从广西赶来北京,带着自己

地球内核20年来悄然变形

《自然·地球科学》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里可能发生过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地球内核表面的附近。研究团队表示,最有可能导致这一过程的原因是,下地幔底部密度异常的牵引力,或是外核对流产生的拖曳力,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才能提供更确定的解释。(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海报制作:杨凯 王宇,供图:《自然》网站)来源:科技日报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保留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落户泉州

中新网泉州2月27日电 (吴冠标)26日,“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福建基地”揭牌仪式在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举办。据悉,该基地是全国第三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泉州不仅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还拥有多样的地质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地球科学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科

原创 月球没有嫦娥,却有以色列探月失败,留下的“太空难民”水熊虫

了解月球的都知道,真实的月球没有吴刚和嫦娥,只有一望无垠的月球坑。月球的环境难以诞生生命,但月球上却有可能存在一群“太空难民”——水熊虫。要知道,月球没有氧气,水熊虫是如何前往月球,如今它们还活着吗?水熊虫是一种缓步动物门生物,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存在。和人类不同,它们的生存不挑环境。无论是寒冷的北极、酷热的沙漠,还是在潮湿的土壤,以及缺少氧气的海里,它都能够找到苔藓、海草等食物活下来。这种动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距地球16万公里的“太空合声”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距离地球16万公里处遥远太空的“太空合声”,并发现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突破了全球科学界在太空合声波研究领域延续70多年的传统认知。1北航团队首次发现遥远空间的“太空合声”专家介绍,“太空合声”学名为合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传统观点认为它的产生与地球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