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首次记录遥远“太空合声”

新华社北京/伦敦1月23日电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在23日正式出版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首次记录到遥远的“太空合声”。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晋滨说:“这项开创性工作打破了国际科学界持续70多年的关于合声波产生和传播机制的传统观点,发现了合声波产生的新机制——非线性波粒相互作用。”据介绍,地球的磁场深入太空,

多国共同发布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声明,美英未签署

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闭幕,多国共同发布《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这一声明的主要内容是:确保人工智能是开放、包容、透明、道德、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考虑建立为所有人服务的国际框架,让人工智能可持续地造福人类与地球。不过,美国和英国未签署这一声明。美国方面没有做出解释,英国方面则称只会签署符合英国利益的协议。(CCTV国际时讯)

小行星或将撞击地球,“中国已开始部署防御”

“2024 YR4”于2024年12月27日首次被发现。据估计,这颗小行星直径为40至90米,与一栋大楼大小相当。自2025年1月初以来,NASA的天文学家一直使用望远镜来追踪这颗小行星。目前,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超过4800万公里。虽然撞击的可能性很小,但天文学家正在密切跟踪,以发现更多细节。报道称,“2024 YR4”大小与行星“杀手级别”的小行星相差甚远。“行星杀手”小行星是指直径为1公里或更

“春断食”能速瘦?吃鱼油能降血脂?2月“科学”流言榜来了

“2024 YR4”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尽量少活动?吃鱼油能降血脂?“春断食”能实现“速瘦”?二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1“可降解塑料”随便丢掉就能自然降解流言:“可降解塑料”可以随意丢弃,反正这些塑料在自然界中就会自然降解。真相:“可降解塑料”这个名字其实误导了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大家往往认为这是一种“环保材料”,用完的这些“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随手扔掉。其

科技赋能,为找矿添“利器”

近年来,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我国矿产勘查的深度、精度和效率。科技创新和装备建设,为找矿行动添“利器”。我国自主研制的岩心钻机基本满足4000—5000米地质钻探需求,初步构建了“星—空—地—海—井”技术体系,助力一批大型矿床的发现及资源基地的增储上产,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

月球没有嫦娥,却有以色列探月失败,留下的“太空难民”水熊虫

了解月球的都知道,真实的月球没有吴刚和嫦娥,只有一望无垠的月球坑。月球的环境难以诞生生命,但月球上却有可能存在一群“太空难民”——水熊虫。要知道,月球没有氧气,水熊虫是如何前往月球,如今它们还活着吗?水熊虫是一种缓步动物门生物,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存在。和人类不同,它们的生存不挑环境。无论是寒冷的北极、酷热的沙漠,还是在潮湿的土壤,以及缺少氧气的海里,它都能够找到苔藓、海草等食物活下来。这种动

2032年小行星或撞地球?别慌!

千万年前,一颗小行星袭来,狂风骤起、海啸翻滚、统治地球一亿多年的生物恐龙遭到灭亡……七年后,这样的故事也将发生在人类身上?近日,一则新闻让不少网友直呼“地球危险了!”有研究发现,一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2024 YR4,正在往地球奔来。科学家们预计,它将可能于2032年12月与地球相撞。同时,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加速构建行星防御体系,让人们更加焦虑。太空威胁来袭,七年倒计时启动?为此

挺进地下万米,与五亿多年前的岩石相遇(经济新方位)

图为深地塔科1井。资料图片10910米,深地领域再获新突破!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创下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亚洲陆上取岩芯“最深”等多项工程纪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地上,红白相间、20多层楼高的钻机矗立;地下,1130多根钻杆连接而成的“珠峰”,钻穿

热闻|“77年一遇”的“七星连珠”即将上演!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专家说……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2025年2月28日将上演罕见‘七星连珠’天象”的消息,有的还说是“大吉之兆”、“77年一遇”甚至“百年难遇”,引发热议。恰逢时下最火热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也有“六星连珠”的桥段,让热度更上一层。什么是“行星连珠”?通常说的“行星连珠”是指在地球上看到太阳系除地球外的行星排成一线。据深圳市天文台介绍,古代的钦天监们受限于科技水平,并未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存在,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