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

网速近百兆!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

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近日,我国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 在没有地面光纤等基础设施的南极,所有通信都依赖于卫星网络。卫星就像家里的路由器,卫星网络就像Wi-Fi,卫星网络带宽越大,网速也就越快。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胡泽骏:以前中山站的网速是8兆,整个站上有80到100人,网速比较拥挤。 这样的网速仅仅只能支撑中山站科考队员浏览文字网站,

南极土著:美国史上最严厉AI管制,到底限制了啥?

【文/ 南极土著】 1月13日,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出口管制规则终于揭开了面纱。168页的新规以“临时最终规则”形式发布,1月13日当天起生效,1月15日会刊登在《联邦公报》。公众在《联邦公报》刊登后120天内可以提交反馈意见。 我把该规则的结构总结为:管AI硬件(GPU等)+管模型权重。 一、管AI硬件自2022年1017规则以来,所有对AI芯片的出口管制,本质上也可

嫦娥七号计划明年发射,将去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2024年,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今年,探月四期后续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的研制工作也将稳步推进。 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北京和安徽两地联合开展嫦娥七号科普载荷的研制工作,这个载荷的创意来自长沙的小学生们,它将和嫦娥七号探测器一同前往月球南极,尝试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旗帜在月球上飘扬。 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张天柱:我们知道在月球上是真空的,它没有大

【微特稿·生态与环境】南极偏远地区出现微塑料

【新华社微特稿】英国研究人员在南极偏远地区的雪中发现微塑料。他们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塑料污染在地球上已经无处不在。英国南极考察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整体环境科学》杂志上发文说,研究人员从位于南极两个偏远冰川的三个营地附近采集雪样进行分析。他们先把雪融化在滤纸上,然后对其进行高分辨率扫描。结果显示,每升雪中含有73至3099粒不等的微塑料。95%的微塑料小于50微米,也就是大多数人体细胞的大小。研究报

中国,在“世界尽头”遇见你

飞机下降穿越云层,在积雪的山峦和湛蓝的海水间,一座多彩的海滨城市映入眼帘。乌斯怀亚,位于南美大陆南端的火地岛,是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有“世界尽头”之称。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乘飞机需约3个半小时才能抵达。风光壮丽的火地岛国家公园、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群、岛屿原住民留下的遗址以及冰川运动形成的峡谷和湖泊,无不展现着火地岛的不同风情。乌斯怀亚还是通往南极大陆的门户,众多前往南极的邮轮都从这里出发

第41次南极考察丨“雪龙2”号完成大洋调查任务

新华社“雪龙2”号3月1日电(记者黄韬铭)北京时间3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磷虾拖网作业结束,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大洋调查任务。“雪龙2”大洋队队长罗光富介绍,大洋考察主要集中于阿蒙森海。本次调查范围覆盖冰间湖、海山区以及开阔大洋等海域,获取了从南极海洋表层至4千米水深的生物、沉积物、海水样品,成功回收了我国首套极地深水生态潜标,在阿蒙森海山区获得一段超过8米

百万粉丝网红“臭蛋”参加慈善拍卖被造黄谣,本人发声:警方已立案!

2月12日,600万粉丝网红“臭蛋 ”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自曝被造黄谣:坐游轮去南极游玩时,参加船上的慈善拍卖会,主要目的是给南极保护基金会捐款,自己花200欧元拍下了一个可以和船上探险队员一日约会。具体内容是探险队员像导游一样,陪同自己参加游轮上所有的项目,当时还有翻译陪同,没想到被不知情网友造黄谣。目前已报案,警方已立案。(被造黄谣部分截图)同时,她还配文表示:“这几天被卷入了一场无中生有的诋

【特稿】小行星38亿年前撞月球 10分钟“刮”出两道大峡谷

小行星38亿年前撞月球 10分钟“刮”出两道大峡谷袁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经湍急的河流冲刷数百万年才形成。在月球背面也有两道这样的大峡谷,却在不到10分钟内形成。英国杂志《自然-通讯》4日刊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颗小行星在约38亿年前撞击月球,溅起大量石块。这些高速飞行的石块落下后,在月球表面冲撞出两道大峡谷。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学会研究人员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测轨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