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队

网速近百兆!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

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近日,我国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 在没有地面光纤等基础设施的南极,所有通信都依赖于卫星网络。卫星就像家里的路由器,卫星网络就像Wi-Fi,卫星网络带宽越大,网速也就越快。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胡泽骏:以前中山站的网速是8兆,整个站上有80到100人,网速比较拥挤。 这样的网速仅仅只能支撑中山站科考队员浏览文字网站,

“雪龙2”号大洋考察完成哪些任务?捕捞“海天使”、穿越冰山……

北京时间昨天(3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拖网作业结束,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大洋调查任务,包括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涉及南极海洋水文、化学、生物、地质等在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中,“雪龙2”号都完成了哪些特别的“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这里是“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我们现在已经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

“雪龙2”号大洋考察作业完成,获取丰富海洋生物等样品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到中山站卸货,去秦岭站装修,跟着“雪龙2”号做大洋科考,一路往南。随船记者王楠了解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森海来到了东半球的南极罗斯海海域。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8℃左右,在船的月池车间,队员们正在回收多参数物理海洋观测系统。这项作业完成后,意味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

第41次南极考察|南极考察队的别样新春

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正在阿蒙森海进行大洋调查。远隔重洋,年味不减,考察队员们一起动手包饺子、一起吃年夜饭、观看“雪龙2”春晚,在地球最南端度过难忘的海上新春。短暂休息后,队员们又投入到紧张的考察工作中。考察队员们在船上一起吃年夜饭(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考察队员在艉甲板查看拖网收获(1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考察队员田永军将拖网打捞上来的鱼进行分类

“雪龙2”号大洋考察作业完成 获取丰富海洋生物、水体等样品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到中山站卸货,去秦岭站装修,跟着“雪龙2”号做大洋科考,一路往南。随船记者王楠了解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森海来到了东半球的南极罗斯海海域。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8℃左右,在船的月池车间,队员们正在回收多参数物理海洋观测系统。这项作业完成后,意味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

南极秦岭站开站一周年 配套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安全性得到验证

央视网消息:南极秦岭站是新时代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2月7日是秦岭站开站一周年的日子。这座最新的考察站目前的建设进展怎么样?一起去看看那里的情况。目前,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已经高效完成了全部卸货任务,共卸货368件,总重量约5960吨,为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在建设过程中,队员们采用卸货与建设施工穿插进行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期。截至2月7日,现场已顺

“雪龙2”号大洋考察完成哪些任务?捕捞“海天使”、穿越冰山……

北京时间昨天(3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拖网作业结束,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大洋调查任务,包括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涉及南极海洋水文、化学、生物、地质等在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中,“雪龙2”号都完成了哪些特别的“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这里是“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我们现在已经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

“雪龙2”号大洋考察完成哪些任务?捕捞“海天使”、穿越冰山……

北京时间昨天(3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拖网作业结束,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大洋调查任务,包括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涉及南极海洋水文、化学、生物、地质等在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中,“雪龙2”号都完成了哪些特别的“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这里是“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我们现在已经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

“雪龙2”号大洋考察作业完成 获取丰富海洋生物、水体等样品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到中山站卸货,去秦岭站装修,跟着“雪龙2”号做大洋科考,一路往南。随船记者王楠了解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森海来到了东半球的南极罗斯海海域。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8℃左右,在船的月池车间,队员们正在回收多参数物理海洋观测系统。这项作业完成后,意味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