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天津:璀璨花灯点亮杨柳青古镇 游客纷至沓来 2月9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赏花灯,观看无人机烟花表演。春节期间,天津杨柳青古镇举办的花灯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夜幕降临,杨柳青古镇被各式各样的花灯装点得璀璨夺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9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赏花灯。(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9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赏花灯,观看打铁花表演。(无人机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新春见闻)天津鼓楼“津”彩灯会点亮春节假期夜 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鼓楼“大明风华巷鼓楼奇趣夜”古风光影市集打卡游玩,沉浸式体验“津”彩假期夜。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鼓楼“大明风华巷鼓楼奇趣夜”古风光影市集打卡游玩,沉浸式体验“津”彩假期夜。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鼓楼“大明风华巷鼓楼奇趣夜”古风光影市集打卡游玩,沉浸式体验“津”彩假期夜。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3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天津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新春见闻)天津:葛沽宝辇会津彩“南”望 古韵十足 2月13日,中国农历正月十六,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葛沽宝辇会”在天津津南区葛沽镇上演,市民和游客汇聚于此,感受津沽海下传统民俗带来的欢乐与祥和。图为来自岭南地区的龙井忠精英歌队参与助演,这也是中国南、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首次相聚天津葛沽宝辇会。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2月13日,中国农历正月十六,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葛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新闻见闻)天津:民众品味文博之韵过假期 2月2日,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乙巳华章——蛇年生肖文物与艺术精品展”。春节假期,逛博物馆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天津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让市民和游客品味文博之韵过假期。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2日,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奥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银器展。春节假期,逛博物馆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天津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让市民和游客品味文博之韵过假期。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2日,观众在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超五星级邮轮“欧罗巴2”号到访天津 2月25日凌晨,超五星级邮轮“欧罗巴2”号(EUROPA 2)抵达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来自德国、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国际旅客从天津口岸登陆,开启在北京、天津两地两天一夜的文化之旅。“欧罗巴2”号邮轮是德国知名邮轮公司赫伯罗特旗下的5星+级豪华邮轮,总吨位42830吨,船身长225.38米、宽27米,共有12层,满载乘客516人,船员370人,2013年于法国首航。(无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新春走基层)九旬匠心绘“缸鱼” 传统年画“游”向时代新潮 中新网天津2月2日电 题:九旬匠心绘“缸鱼” 传统年画“游”向时代新潮中新网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1日,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90岁的王学勤俯身为“缸鱼年画”上色——蓝绿色彩的宣纸上,红鲤甩尾欲跃,莲叶轻摇生姿。图为王学勤在家中为缸鱼年画进行上色。记者 佟郁 摄 这幅《缸鱼》,日前亮相于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所著《过年书》封面。自春节申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从城市更新看天津的“独门秘籍” 中新网天津1月16日电 题:从城市更新看天津的“独门秘籍”作者 杨子炀 周亚强月牙河畔、大树庭院、林荫步道、清水红砖墙、红色水泥瓦、排架式屋脊的挑高厂房……冬日里,蓝天映衬着红砖老建筑,裹着咖啡香的工业风扑面而来……融合了工业风和复古风格的“津一会客厅”,轻巧别致。咖啡的香气萦绕在机械与结构美学之中,会客厅一角还原的是苏联专家办公室,桌上的书本、眼镜、镜子、钢笔等都原模原样。1月16日,民众在原天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5 浏览
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在天津开诊 2月26日,天津,医护人员在医院大厅等待休息区陪伴患者候诊。当日,由新加坡鹏瑞利集团全资建设的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正式开诊。鹏瑞利医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拥有500张床位,总投资额约10亿元人民币,设置骨科、眼耳鼻喉、肾病及免疫疾病、心血管、肿瘤等科室,并设有国际部。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26日,天津,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西药房整理药品。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月26日,天津,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