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社网站报道,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在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从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输送能力为每年4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已启动,正在进行计算和可行性论证。诺瓦克谈到经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新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实施情况。他说:“这一进程已启动……目前正在进行计算和可行性论证,进行谈判。”他补充说,新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力为每年450亿立方米。

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拍摄的第八届俄罗斯东部石油与天然气论坛现场(资料图)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阿尔马萨达姆·萨特卡利耶夫证实,哈萨克斯坦将全力支持天然气管道项目,该项目可以为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提供能源。他表示:“原则上,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已经解决了几乎所有与供应俄罗斯天然气的可能性有关的问题。”俄媒“今日俄罗斯”指出,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俄罗斯遭到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一直保持增长。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表示,预计今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将再次突破2000亿美元。

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终于在年末迎来了新进展,根据俄副总理诺瓦克宣布,一条新的中俄哈线路已经启动,并进入到了对可行性的多轮验证与谈判,而且哈萨克斯坦方面也达成了原则上的合作意愿。但这条线路之前一直是倾向于走蒙古国,从而形成中蒙俄三国的天然气管道运输路线,奈何蒙古国一直摇摆不定并拖延进程,如今惨遭“出局”,将大好发展机遇拱手让人。

一开始,俄罗斯方面比较倾向于过境蒙古的“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碎甲弹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续工程,计划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只是,这条天然气管道没有得到中国方面的认可。很显然,中国方面不太满意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的方案,不然这条天然气管道早就应该开工了。因此中国坚决拒绝了俄方倡议的过境蒙古国的西伯利亚二号天然气管道方案。中方要求俄方给出更优惠和更安全的供应方式。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中俄原本规划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是打算途径蒙古的,因为直线距离最短。但和蒙古的谈判中发现事与愿违,蒙古对于中俄两方给出的诚意都不满足,坚持索要更高的价格。该价格已经超出了中俄合作所能承受的成本,使得谈判进程受到了极大地阻碍。蒙古作为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的内陆国家,为了拓展自身外交空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第三邻国”战略。此战略表面上是指与中俄保持友好关系外,还要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谊。

曾经,蒙古国有着绝佳的地缘优势,夹在俄罗斯与东方大国之间,本可以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能源运输过境费上大赚一笔。然而,蒙古国却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选择。它没有选择与俄罗斯以及东方大国继续深化合作,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美国,妄图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发本国的锂矿资源,实现所谓的经济腾飞。但蒙古国似乎没有认清一个现实,美国远在大洋彼岸,对于蒙古国这样的小国家,往往只是将其视为可利用的棋子。

蒙古总理与哈里斯(资料图)

如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外交关系等级是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排在中哈关系之前的国家仅仅只有朝鲜、俄罗斯、巴基斯坦、白俄罗斯、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等6国的。我们如今可以这样来理解中哈关系,那就是我们不仅可以和哈萨克斯坦直接做生意,而且我们也很愿意带着哈萨克斯坦到世界其它国家去做生意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如今的关系,比我国南部的邻国越南天天说发展对华关系是越南外交关系的头等优先方向的口号实在的多。

在俄罗斯方面官宣合作动态之后,哈国总统托卡耶夫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哈方是中方非常重要的战略伙伴,两国合作全方位快速发展。同时,托卡耶夫还进一步强调,中哈之间不存在分歧,两国已经达成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不难看出,托卡耶夫有意对华示好,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期望同中方顺利推进合作。毕竟,俄方能够官宣管道合作,说明中俄哈之间已经初步谈妥,俄哈两国想要尽快动工的意愿,自然是相当强烈的,就等中国最终拍板。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资料图)

然而,随着俄罗斯“向东看”,中亚对莫斯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普京不希望与中亚国家越走越远。还是在一个月前,普京访问哈萨克斯坦,托卡耶夫亲赴机场迎接,双方关系实现破冰。也正是在普京访问之后,俄哈相继放出中俄天然气管道改道的消息。与此同时,诺瓦克还透露,去年前11个月,欧洲进口俄气的规模相比去年,已经增加了20%,俄罗斯似乎正在重返欧洲天然气市场。事实证明,在全球多极化趋势下,合作共赢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发布提醒,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苏赫巴托广场发生示威游行。据媒体报道,组织方宣布示威活动将持续至1月22日。中国驻蒙古使馆提醒在蒙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形势,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前往示威游行区域,确保自身安全。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蒙古使馆联系。

稀土矿场(资料图)

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打击贪污、调整民生政策等问题似乎并不能直指问题根本,矿产资源外运才是引爆这场骚乱的关键。作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蒙古国领土不大但能源储备异常惊人。稀土、铀矿、铜矿、煤矿、金矿等各种稀缺资源应有尽有,其中稀土储量高达3100万吨,占比全球稀土储量约20%,仅次于中国的4400万吨;铀矿19.22万吨,占全球2%,作为战略性资源价值奇高;铜矿占全球总量8%、煤矿占全球总量10%。

蒙古国这次的骚乱,看似只是国内问题,但背后暗藏的国际博弈和地缘风险不容忽视。面对蒙古国当前局势,作为关键陆上邻国的中国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等问题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我们不仅需要守住自己的利益,同时在为也要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作用。面对西方在蒙古的不断渗透,我们也要主动出击,利用技术支持和投资,巩固在蒙古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同时释放清晰信号,明确我们的核心利益和红线,绝不容许挑战。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