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当今全球船舶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领域,国产新式舰船持续“下饺子”般地下水,让美西方国家羡慕嫉妒恨。尤其是在西方持续炒作“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西方解读为军事行动。近期,美联社就发布了一则有关卫星图像的消息。
据悉,在美国卫星对四川深山进行观测时,他们宣称发现中国为大型水面舰艇建造了一座原型核反应堆。一时之间,西方媒体开始大肆炒作,认为中国正在建设新一代核动力航母。事实上,西方媒体闹出了乌龙,与这座核反应堆配套的可能并不是核动力航母,而是我国首艘核动力破冰船。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极地考察领域成果不断,这得益于国家的持续支持和投入,尤其是在装备更新方面,不久前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吴刚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透露,未来中国有望攻克重型破冰船自主设计和建造技术。破冰船是极地考察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按照国际标准,破冰能力从PC1到PC7分成7个等级,目前全球在役的极地破冰船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丹麦等国。其中,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且能够建造核动力破冰船的国家,目前共拥有七艘核动力破冰船,因此在开辟北极航道方面,俄罗斯走在了世界前列。
相对来说,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还是从乌克兰引进的,作为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已经服役了30余年,如今急需更新换代。2019年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正式交付,但其自持力还是存在短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急需利用成熟的核动力技术,破解重型破冰船紧缺的难题。
早在2018年6月,中国广核集团旗下的中广核研究院就发布过一份招标公告,提出开始建造一艘核动力船舶,预计命名为“雪龙3”,2025年交付使用。由于中核集团的小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国产核动力破冰船的项目推进必然会非常顺利。
从军事角度来分析,之所以说美国发现的核反应堆可能不上航母,而是给核动力破冰船配套,就是因为从当下国防建设的角度来说,解放军并不急需核动力航母。毕竟,中国发展航母是为了挺进深蓝,保卫祖国海疆,因此是否需要核动力航母,何时开建都取决于需求,而非技术限制。以美国海军为例,虽然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核动力航母,但在核动力航母的维护保养或退役处理上,至今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给美国政府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反观我国,综合电力管理系统以及全电推技术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现有的三艘航母完全可以满足短期的国防需求,我们自然不会延续美国走过的老路。
与此同时,我国不急着造核动力航母,而是先造核动力破冰船,不但是为了满足极地科考需求,也是为进一步提升核动力技术做前期准备工作。因为拟建的破冰船的核动力装置可以被复制,更新后可以用于航母。以俄罗斯正在使用的“五十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为例,其排水量超过2.5万吨。中国一旦投入使用类似的核动力破冰船,在积累足够的技术经验后,未来建造一艘中型核动力航母就更加驾轻就熟了。因此,从长远来看,优先建造核动力破冰船,就是为未来建造核动力航母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