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消息称,彭博社记者提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会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正在拟定一项法案,该法案可能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林剑作出回应。他指出,依据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的协议,美国于2001年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而美国部分政客企图倒行逆施,将中美经贸关系拽回冷战时期。这种做法违背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损害中美两国共同利益,还会干扰全球经济运行。中方敦促美国相关议员务必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停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在美国,存在一种极端的说法,那就是围堵中国科技可以不惜牺牲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无异于采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然而,事实已经在不断表明,随着中国科技自主能力日益增强,美国的这种战略必然会让其自食恶果。中美两国在科技产业方面有着高度的互补性,双方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实际上,合作而非对抗才始终是中美两国的最优选择。从美国国内的形势来分析,要让美国认识到这一点,必然会经历诸多曲折,但这一结果的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大家都熟知的“最惠国待遇”,就是所谓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起,中美贸易关系便受这一政策的制约。简单来讲,最惠国待遇要求美国把给予其他国家的贸易优惠同样给予中国,这保障了中美贸易的公平性。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政客妄图背道而驰,打破这种稳定的贸易格局。从2022年开始,共和党就多次提出要取消这一待遇。

美国有一部分政客,他们受到政治私利的驱使,同时带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偏见,大肆鼓吹对华“脱钩断链”,还极力打压中国的发展。这种做法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也不符合国际经贸规则。其结果是,中美两国的企业和民众利益都受到了损害,而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也被破坏了。

中方一贯主张,中美两国要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基础上,构建稳定且富有建设性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也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从而达成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局面。在此,我们强烈敦促美国的部分政客,让他们抛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观念,停止推动那些错误的法案,并且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

美国这么做,实际上是给中美经贸关系来了个急刹车。这是美国政坛的一种“老套路”了,每到大选年,总会有人企图在对华政策上搞些动作,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选民的目光。但此次情况好像又有所不同。共和党的“鹰派”势力不甘示弱,作为他们的“关键人物”,特朗普更是放出狠话,宣称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这一举措要是真的实行起来,那必然会引发一场经济“海啸”。毕竟,美国当前的制造业处于“空心化”状态,不管是牙刷还是iPhone,到处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影子。

中国经济充满韧性,这一韧性从何而来呢?它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大的适应能力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

就拿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来说,这种情况下中国积极应对,迅速调整战略。一方面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致力于推动产业链达到自主可控的状态。

以半导体领域为例,美国对中国进行封锁,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然而中国企业并没有被吓倒,它们不断地在技术瓶颈上寻求突破,逐渐向着国产替代的方向大步迈进。

再看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成绩斐然,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市场以及生产基地,并且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这个领域中脱颖而出。

从这些实际的情况中不难看出,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并没有将中国经济的活力扼杀,中国经济反而在这样的逆境当中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美国若执意坚持“去中国化”,这一举措可不仅仅是对中国经济的一种制约手段,它极有可能会给美国自身的经济带来难以逆转的损害。因为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不是能够轻易割裂的。

中国面对美国的贸易政策时,展现出了强大的应对能力。中国已经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积极开辟新的市场,这一举措有效增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就拿2024年来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这就充分表明了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

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具有深远意义,它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中美双方妥善治理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这对于各方利益而言都是有益的。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