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直新闻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发表电话讲话。普京表示,俄军对乌克兰军工企业实施了联合打击,并且在此次攻击中测试了一款代号为“榛树”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该导弹未搭载核弹头。这种导弹能够以10马赫的速度打击目标,每秒的飞行速度在2.5公里到3公里之间,目前还没有反导系统可以对其进行拦截。普京还指出,乌克兰已经开始运用西方制造的武器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发动袭击,例如库尔斯克州和布良斯克州的两处军事设施。不过,俄防空系统成功地拦截了这些袭击,使得敌方未能达成预定目标。
“榛树”并非像“匕首”“锆石”那样属于战术级别的小型高超音速导弹。其投送手段是大型化的中程或者中远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具有战略属性的打击武器。
另外,“榛树”是一种核常兼备的武器,核弹头与常规弹头均可搭载。简单来讲,它是在洲际导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缩短了射程,削减了燃料部分,从而能够搭载更多的载荷,提升精确度以及高超声速滑翔器载荷,进而在5500公里范围内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还具备搭载分导弹头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会继续测试“榛树”导弹,作战条件下的测试也包含其中,而这取决于形势以及俄罗斯所面临安全威胁的性质。俄罗斯存有可随时投入使用的“榛树”导弹储备。普京着重指出,有必要对“榛树”导弹开展批量生产,该导弹将会列装于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动用一款本可用于核打击的中程导弹,其目的是对乌克兰、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形成威慑。
俄罗斯此次动用“榛树”导弹打击乌克兰,旨在达成三重效果。其一,起到警示对手的作用,此次打击目标为第聂波罗,下次就可能轮到基辅;其二,向对手发出警告,此次使用的虽是常规导弹,但“榛树”导弹具备配载核弹头的能力,下次使用何种弹头犹未可知;其三,警告对手,尽管他们或许能够拦截“口径”、“伊斯坎德尔”等导弹,然而其所有的防空导弹系统都无法对“榛树”导弹进行拦截。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当日乌克兰安全局与内务部向新闻机构展示了袭击第聂伯罗的俄罗斯导弹残骸。当下,乌克兰正在和其合作伙伴一同对该导弹残骸展开细致检查,目的在于明确导弹的各项细节与特征,进而共同探寻应对俄罗斯这一升级行为的策略。
有消息表明,那些被烧毁且破碎的导弹部件现存放于乌克兰的一家武器研究机构当中。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该机构的具体位置并未公开。乌方评估认为,这种导弹的最高时速能够达到每小时1万3000公里。此前俄罗斯宣称,这种导弹是现有防空系统无法拦截的。
此次有一个特别的细节值得关注: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专门指出,俄方通过“核风险降低中心”预先向美国发出了警告。2019年时,美国正式退出了限制中程导弹能力的条约,这一情况致使俄罗斯不再有传统意义上向外界通报中程导弹发射情况的义务。然而,俄罗斯却巧妙地绕过一些法律难题,借助“核风险降低中心”向美国发出警告。这一做法,就像是在向美国表明:“我们可没有违反协议。”实际上,俄罗斯此次所作出的“警告”之举,更多地像是一种战略威慑,也许下一次,他们发射的导弹就不会这么“温和”了。
据报道,挪威奥斯陆大学导弹技术和核战略博士研究员法比安·霍夫曼表示,美国和以色列制造的反导系统能够对“榛树”导弹实施拦截。然而,中方专家却持有不同看法,认为这种想法实在是过于自信了。当下,部分西方军事专家宣称,美军现役的陆基“宙斯盾”、海基“宙斯盾”以及“萨德”系统,还有以色列的“箭”式反导系统,均能够有效拦截“榛树”导弹,但在中方专家看来,这样的推测是缺乏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