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国防部举办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回应记者提问。外媒报道称,台湾有匿名官员透露,台湾已通过非正式途径向美国递交军购需求清单,军购总额达150亿美元。学者指出,这一举动是赖氏当局向美国表明“台湾认同保护费规则”。岛内民众都表示“没必要购买,毫无意义”。民进党当局甘愿充当“冤大头”和美国的“提款机”,全然不顾民意反对,用台湾民众的血汗钱向美国缴纳“保护费”,其结果不会是得到保护,而只会遭到进一步的压榨与利用。
拜登政府任内第18次对台军售来了。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宣布新一轮对台军售,此次军售内容包括F - 16战机和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相关零附件与维修服务,其总价为3.87亿美元,另外,美方还决定出售“战术区域通信系统服务与相关设备”。在此之前,有台匿名官员透露消息称,民进党当局已经通过非正式渠道向美国递交了军购要求清单,这个清单的总金额高达150亿美元,这一消息在岛内引发了舆论热议。有学者指出,赖清德的这种做法是在向美国表明“台湾认同保护费原则”。
美国近期又一次宣称要向中国台湾地区售卖武器,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以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五条的相关规定,中国方面决定针对部分美国军工企业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反制举措。这些举措包括冻结他们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以及其他各类财产,并且严禁中国境内的组织与个人和这些企业及人员开展相关的交易、合作等活动。
中国对美国加强相关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同时履行诸如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近年来,美国的做法严重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国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手段,毫无根据地限制众多产品对华出口,还把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进行打压遏制。
在此情形下,中国采取加强出口管制这一举措,必然会给美国相关产业以及军工领域带来重大影响。美国即便想要囤货,也得付出高昂的价格成本,而且其自身生产进度缓慢,这将导致军工产业受到严重限制。
众所周知,美国的军工业在一些关键原材料以及核心零部件方面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像美军的F - 35战机就是典型例子。从中国最近几次的反击行动来看,中国的反制手段呈现出“又快又准又狠”且“对症下药”的特点。例如,点名禁止对美国出口两用物资,这一举措直接针对的就是美国盈利颇丰的军工产业。目前的情况表明,美国对华制裁的手段已经所剩无几。经济和外交制裁都接连失去效果,现在只剩下“军事威慑”这一招了,然而美军的实力却正在以非常明显的速度不断衰退。
我们要明白,对美国的反制只是阶段性的举措。若想从根源上冲破美国针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关键还在于大力发展本国的科技产业。就拿半导体产业来说,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水平,尽力摆脱对美国相关供应链的依赖。在笔者看来,中国若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不但可以挫败美国妄图阻碍中国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的企图,还能推动中国自身科技产业的发展,进而让中国在科技领域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自2011年起,“适度宽松”这一表述还是首次出现呢。这一举措意味着中国对自身未来的经济发展信心满满,有充足的底气来应对外部压力。中国的这些政策,不管是对提振消费而言,还是针对稳住楼市和股市,都在为中国经济增添新的活力。美国挥舞制裁大棒,本想打压中国,结果却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反观中国,不但成功化解外部压力,而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获取了更多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