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战机越来越多了,如何分配产能?这个问题如今也成了中国军迷们的幸福烦恼。以中国空军的现役战斗机来说,歼-16是一款四代半战斗机,从2017年7月首次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中亮相以来,已装备多支歼击航空兵部队,助力空军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而歼-20是第五代隐身战斗机,近年来列装数量也在持续猛增。
从成本来说,据外媒推测,歼-16的造价大约5.7亿人民币,这个价格差不多和歼-20造价一样了 。按照美媒的预测,随着第13批歼-16战斗机的交付,中国空军歼-16服役总数可能已经超过350架。于是乎,很多军迷不禁疑问,差不多的造价,为什么我国不多造一些歼-20呢?事实上,这是由我国的国防需求所决定的。
大家都知道,歼-20作为我国首款隐身五代战机,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在高威胁环境下执行穿透打击任务,因此它具有卓越的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和先进的航电系统,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也远远超出老式战机。相对来说,歼-16四代半多用途战斗机,在保持一定隐身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多任务能力,包括空对空、空对地和空对海作战。因此,歼-16作为“多面手”,更注重杀伤力和持久作战能力。就以歼-16挂载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为例,它的射程超200公里,可以执行超视距攻击,在安全距离外锁定并发射导弹实现精准打击。
被誉为“炸弹卡车”的歼-16拥有歼-20所无法媲美的超强载弹量。它的载弹量高达12吨,这就能保证歼-16在确保空中优势后,能够迅速转变为对地攻击的角色。在对地攻击时,歼-16携带大量激光制导炸弹,可以摧毁坚固的地堡和防御工事。换装150公斤级智能炸弹后,歼-16一次性可挂载多达24枚,可以对机场等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破坏,是不折不扣的 “机场毁灭者”。甚至在海战中,歼-16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能力。歼-16能够携带鹰击-83等反舰导弹,对海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也有一些军迷对歼-16的实战性能存在疑问。毕竟,在俄乌战场,俄罗斯空天军的苏-27、苏-30等战机表现差强人意,而歼-16被誉为“终极侧卫”,和这些俄制战机系出同门,这是否意味着歼-16名不副实呢?事实上,和早期的“侧卫”系列战机相比,歼-16除了在外观造型上还延续着传统之外,内在构造,各个系统单元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大量实现国产化替代后,歼-16无愧于最强四代半战机的称号。
再进一步说,如今的俄罗斯空天军,在体系作战方面也远远不如中国空军。得益于中国空军整体作战体系的进步,以及我国在电子系统和信息系统上的快速发展,与“侧卫”家族的苏-30和苏-35相比,歼-16在电子战和信息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歼-16D电子战飞机的横空出世,不仅弥补了我国空军的短板,也让歼-16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的空战体系。
歼-16之所以和歼-20一样重要,并且时刻保持着量产规模,就是因为双方承载的作战任务不同。简单来说,歼-20负责踹门,专注制空权的争夺,而歼-16则在对地对海打击任务中发挥其多用途优势,并整体负责“清场”。作为中国空军的空中双雄,歼-20和歼-16的组合展示了中国空军在不同作战领域的灵活性和深度。对于军迷们来说,还是期待着这类王牌战机加快服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