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胜利,我们在观察者网开设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文/王立华】

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

十一、夺取宁夏与甘南风波

这一节的主题是:北上夺取宁夏的战略计划与甘南风波。

为什么要北上夺取宁夏?先讲一下当时形势的几个要点。

第一个是,日本灭亡中国以空前速度前进,中国社会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中间派越来越倾向抗日。[1]我们党确立“逼蒋抗日”方针,而国民党军的进攻却始终没有放松,只有打破进攻才能开展新的局面,否则蒋介石会以为我们可欺,不但局面不能开展,抗日统一战线也不可能实现。

第二个是,红二、四方面军已经进抵甘南哈达铺地区,形成三大主力红军逐渐靠拢会合的局面。会合后怎么干?需要提前筹划。长征路上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不同意中央的北上抗日路线,一意孤行坚持南下,导致分道扬镳,张国焘拥兵自重、另立中央。中央红军北上到陕北后,很快打开了局面,他们南下损兵折将,8万多红军还剩4万多。通过中央耐心细致的工作,特别是通过共产国际代表张浩做工作,张国焘总算回头北上,会师前要做好安排。但事情并不简单,后面还有一波三折。

第三个是,我们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明确其最高形式是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国防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一切反日反卖国贼力量联合战线的政权组织;抗日联军,是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统一领导机关。但问题是怎么实现?这等于要对蒋介石政府和军队改组,难度之大就像与虎谋皮。但党的策略方针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拿出有效办法来推动。

不能幻想蒋介石会自发觉悟,只能先从有条件的局部实现突破。最有可能是与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起来,把陕、甘、宁、青甚至包括晋、新(新疆)都联合起来,尽快实现西北的抗日大联合,先建立起西北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在西北造成强大势力影响全国,逼蒋介石改辕易辙。

我们与张学良的接触越来越深入,开始主要是李克农联系。红军东征期间,张学良对李克农提议,能不能在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中共负责人中推出一位,与他在肤施(延安)作一次商谈。当时对外交(主要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军事外交集中于军委,政党外交集中于常委,全部由常委指挥。与张学良的接触,由军委毛主席一手领导。张学良有提议,中央决定派军委周恩来副主席为全权代表。[2]

1936年4月9日,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肤施(延安)桥儿沟天主教堂会见,谈得非常默契。临别,张学良送给周恩来一本地图册,还给了2万银元和12万元法币(1935年底,南京政府刚发行法币时规定,法币对银元的比率是1:1,但到1937年就成1:200了,抗战胜利时1:6000,到1948年1:600万,基本上人人都是法币百万富翁了。但在1936年初,法币与银元价值应当差不多)。十几万元是不少的数额,诚意满满。张学良说,这是个人私钱,支援红军抗日以作军费。

图1 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

对于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张学良同意这是中国现实惟一的出路。他的立场是:如果蒋介石降日,他就辞职另干,现时派人去新疆联络盛世才,就是为打通西北,自成局面。[3]谈到四方面军北上出甘肃,他说他的部队可以让路;二、六军团(很快编成红二方面军)经过的地方要中央军同意,他也可以负责斡旋。[4]

当时议事日程上的具体任务,[5]就是与东北军发展西北大联合,建立西北国防政府,打通苏联,同苏联及外蒙订立抗日互助条约。共产国际也几次派人来联系,希望我们在西北成立大局面。[6]尤其两广事变爆发,西北国防政府有了迅速组织的可能和必要。[7]

毛主席对蒋介石有个判断,他一解决了西南问题,就有极大可能调兵进攻西北。便与张学良协商,在九、十月间,下决心发动抗日局面。[8]因此,要求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实现三个方面军会合,[9]然后合力夺取宁夏。

为什么要夺取宁夏呢?因为,宁夏与陕甘宁苏区连成一片,增加回旋空间;靠近外蒙打通苏联,得到国际力量援助;宁夏向东就是绥远,红军可直接到抗日前线;可以策应东北军取甘西;西北最富,是产大米的区域,粮食不成问题,有红军发展的物质条件,对南方过来的红军尤其有吸引力,长征路上张国焘分道向南,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打到成都吃大米;宁夏敌人力量比较薄弱,蒋介石的中央军暂时还没有过来,不会有严重战斗。

可以说,夺取宁夏是建立西北局面的一个枢纽,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图2 夺取宁夏的战略意义

1936年8月12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致电二、四方面军朱德、张国焘、任弼时,提出会合后战略方针建议,请他们考虑后电复意见。要点如下:[10]

一是战略目的。同东北军合作打通与苏联的陆上联系,建立西北国防政府,然后出兵绥远,以推动全国各派统一战线,达到大规模抗日战争的目的。因为日本正在指挥蒙伪军进攻绥远、内蒙,企图割断中苏关系;蒋介石注意西南暂时无法顾及西北等,所以上述任务必须在较短时期内实行。

二是对四方面军的要求。9月底前完成三个动作:以有力一部出陇西,攻击并相机消灭毛炳文(国民党第三十七军),目的在威胁兰州,以便让东北军于学忠的3个师占领兰州。

另以有力一部出夏河,攻击河州(即临夏)马步芳的家乡,这叫攻其必救,威胁青海,吸引马步芳兵力东援,以便东北军派出一部接防,使河西走廊武威、张掖和酒泉落于东北军之手;消灭青马(青海马步芳)一部,促其与我讲和,张学良有代表在青马处,这是与张学良商定好的计划;此外再派较小一部,拒止王均(国民党第三军)于西礼之线(西固,礼县),派员与王均进行外交,同时也对毛炳文进行外交,彼等均在极危惧中,外交成功有大的可能。

图3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