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不足恐惧症”,是困扰中国人民解放军长达半个世纪的难题。这源自于血淋淋的历史教训,14年抗战与3年援朝期间,火力匮乏让我们付出的异常惨重的伤亡代价,成为了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

于是在近些年来,中国陆军始终保持着对火力的高度追求,各类近中远、直瞄、间瞄的打击装备层出不穷,似乎已经完成了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的蜕变。每当电视新闻播报炮兵射击、箭炮齐射的画面时,就会有人欣慰评论道:火力不足恐惧症终于被治愈啦!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如今究竟处于怎么的水平?我们的重装合成旅真如美媒所言的可以“一旅灭一国”吗?在先前战役中,我们与敌军的装备水平又有多悬殊?

穷则战术穿插

抗日战争中,我军整体实力要远逊于日本。无论是八路军、新四军还是东北抗日联军,其装备资源都十分匮乏,弹药供应主要依靠缴获敌方所得。国军在正面战争由于派系林立,因此各部队之间的装备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在此我们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央军,也就是德械师作对比,就能看出来双方的真实差距。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军部队累计有5亿发子弹、21万枚各式炮弹,可满足20个师战斗3个月左右。武器配备上,国军政府广泛采购德法意三国武器,最声名远扬的莫过于德械师,但即便是最强大的精锐部队,其装备水平也是远低于我们的预期。

当时国军中央直属炮兵旅、团累计有以下火炮:121门M1930型75毫米火炮、60门七七野战炮、克式75毫米山炮与38式75毫米野战炮各72门、24门150毫米榴弹炮。这些炮弹远不如日军充足,同时重炮资源也是极度稀缺,其中的克式山炮最远射程只有4300米,远低于日军装备的41式与94式,并且38式还是从日本购买得来,而此时的日军早已用上了改进型38式火炮

截止1937年底,日军在华直属炮兵累计有11个野战重炮兵联队、2各独立重炮兵连队、2个攻城重炮兵大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中国军队远远甩在身后。

举个详细例子,中国炮兵第10团的每门大炮最多只有200枚炮弹,一旦打完就会沦为废铁。但日军第10军登陆杭州时,麾下第6旅团就足足拥有2万枚150毫米榴弹炮,纸面数据完全碾压,这仗究竟怎么打?令人欣慰的是,在全国抗战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最终胜利。

50年代的援朝战争期间,我军对手变更为美联合国军。美军的武器装备是全球所有军队中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可谓独步全球,而志愿军入朝初期的装备水平与美军比较,用“叫花子与龙王比宝”八个字便可概括。

当时美军约有海空军战机1200架,类型涉及歼击机、战略轰炸机、轻轰炸机、运输机等等。地面部队每个师还拥有22架炮兵矫正机,且全部机械化或摩托化,累计共有1000多辆坦克、330多辆装甲车

海军部队拥有舰艇300多艘,涵盖了航母、巡洋舰、战列舰等等。而志愿军则一穷二白,没有海空军,也没有坦克装甲车,每个军队只有100辆左右的物资运输车,来保障部队后勤与军火的基本供应。

在主要武器中,美陆军每个师有959门火炮,包括榴弹炮72门、直射炮120门、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火箭筒543具等等。志愿军每个军才有522门火炮,各类火炮对比相当于美军总数的45%左右,且没有防空与反坦克武器。至于无线装备,我军只有69部无线通信机、375部有线电话,资源数量约等于美军一个师的5%

抗美援朝的经历让我军患上了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在前几年习近平主席与美国基辛格博士曾对抗美援朝进行过短暂讨论,基辛格疑惑不解的提问:中国部队的后勤、空中支援、火力装备都如此之差,竟然打了个平局,是如何做到的?

习主席回答道:“中国军人不怕牺牲,靠的是一往无前的革命战斗精神。”但其实我们知晓,在骁勇善战的背后,我军究竟付出了怎样惨重的伤亡与牺牲,而这就是今后我军为之奋斗的方向与目标。

达则火力覆盖

中国陆军在历经两次大战后,之后的战略任务大致发生了三次明显改变。第一阶段是建国后至六十年代初,陆军战略任务是防御西方与台敌分子。第二阶段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主要任务转向北方,来抵御苏军的多兵种合成化战役,确保三线内区域的国土安全。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重于打赢现代化局部战争。

2017年我军实行新一轮军改,机步旅整合蜕变为重装合成旅,拥有先进的主战坦克、火力支援与电子战系统。我军一个重装合成旅编有5000~7000人,配有112辆顶级99A主战坦克,数百辆04A型履带步兵战车,18套122毫米自行火箭炮、27门07式122毫米榴弹炮、24门05式装甲履带120毫米迫榴炮,并且据传如今重装旅还能调动155车载加榴炮了,日后定点攻坚能力必会一飞冲天。

现代防控体系上,重装合成旅配有20余辆红旗17A防空车、20辆09式双35毫米自行高炮,能轻松应对敌军来袭导弹与低空飞行无人机。反装甲设备上,除了99A的强大活力外,重装旅还配有红箭10重型反坦克车。此外还包括无人机营,依托北斗卫星打造的实时战场感知体系,根据国内专家预测,一个重装合成旅单装备成本就高达200亿,能打造4艘055万吨大驱了。

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说三十而立是指拥有30个重装旅就能在国际上立足。四十不惑是指拥有40个重装旅,国际上就不会发生让你有困惑的事情。此前有美国媒体分析:一支解放军重装合成旅足以征服全球任何一个中小国家。如今看来,并非虚言。

除了重装合成旅外,我军还设有普通版本的合成旅,区别就是将99A主战坦克降级为96A主战坦克,步战车将是04型或者86A型。但除此之外的规模是一样的,建设思路也保持一致,只是武器规格上的高低配之分,目前我国一共有29支重装合成旅,已经达到了“三十不惑”的水平。

那么我军重装合成旅与美国目前的拳头部队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相比,又孰强孰弱呢?ABCT部队下辖共有6个坦克连、4合格机械步兵连、3个侦查连、3个炮兵连,约有84辆M1A2主战坦克与100辆M2A3步兵战车,1个炮兵营装备有18门155毫米自行火炮。

数据对比的话,在中美主战坦克性能旗鼓相当的情况下,美军ABCT部队的主战坦克规模等同于我军的75%,步战车为96%,火炮规模等于50%,且ABCT部队未配备独立防控营,选择让更强大的空军战斗机提供支援保护。因此我军重装合成旅火力规模是要远超美国ABCT部队的,更遑论别国军队了。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抗战期间中日军队实力对比:武器装备差距惊人

解放军报:抗美援朝战争敌我武器装备对比悬殊,我军如何以弱胜强

新浪军事:我陆军"火力不足恐惧症"痊愈 三款远超火炮力压美俄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