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大选落幕,前总统特朗普宣布获选美国新总统。对于这个消息,咱们国内网民有的叫好,认为特朗普是“正常人”,有的却也表示了担忧:相比其他候选人,特朗普虽然不喜欢打仗,但是出了名地爱搞贸易战

我国一直是老美贸易战针对的重点对象。近些年,咱们的高端制造业不断发展,确实已经给美国的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不过,贸易战的主动权,可不是都握在美国手里——你老美想要的关键材料,咱们直接断供!

自12月1日起,我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将正式实行。此条例将对包括镓、锗、锑、石墨烯、碳化硅、氧化锌和金刚石等在内的稀有金属和稀土材料进行全面出口管控。而这些材料,正是现代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新一代火控雷达等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材料来源,美国军工面临的麻烦大了!

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军工产业不是号称世界第一吗?怎么还要依赖中国的进口材料呢?其实,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已久了。

6大材料到底多有用?

2024年9月18日,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

条例之“两用”,指的是既有民事用途,又有军事用途或者有助于提升军事潜力的物项,换而言之,即是一些珍贵的战略资源。国家将禁止、限制向境外转移或提供这些物项,进行全面的出口管控。

具体点说,这些物项包括了6大稀有金属和稀土材料

第一、第二项:镓和锗。这两种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军事装备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电子元器件、液晶显示屏等领域。其中,镓也被应用于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生产;而锗还被应用于集成电路板和光纤通讯的制造。

第三项:。这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主要用于制造导弹、核武器、红外制导器材等军事装备。

第四项:“超级材料”石墨烯。它在新能源电池、电子设备、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新一代锂电池和储备装备的制造都离不开它。

另外,还有第五项:碳化硅和氧化锌。这两种材料主要用于第三代半导体的生产,对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第六项则是“工业黄金”稀土材料,它在相控阵雷达、激光制导系统、半导体产品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只看这些材料的作用,你也能很快总结出共同点:半导体、新能源、电子元件、军工产品……现代国家搞竞争,比的就是这些高精尖科技领域,以及最为重要的军事实力。正所谓“蛇要打七寸”,中国此举,是要真正地扼住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军工制造业的咽喉。

曾经,美国军工业高度依赖中国提供的稀有金属和稀土材料。这下,中国一限制这些关键材料的出口,美国的相关制造产业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出口国,自己又生产不出原材料,甚至将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涡轮叶片,大家都知道,这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有了它,高温高压的气流才能被吸入燃烧器,发动机才能维持稳定的工作。

不过,由于涡轮叶片需要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中运行,它的加工技术也十分难以攻破,放眼全球也没有几家公司可以完成

而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号称世界第一流,却还是要依靠从我国进口涡轮叶片。我国无锡的某家制造公司就为通用电气加工涡轮叶片。美国之所以做此选择,原因在于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几乎垄断了制造涡轮叶片所需的稀有金属,例如镓、铟、锑以及重稀土。

这些稀有金属,正在咱们限制出口的名单上。于是,美国的战斗机,“难产”了。从2023年中国初步断供镓开始,美国的F-35战斗机就面临生产困难的问题,时至今日,甚至直接面临停产危机

截止2024年9月,美国的F-35战斗机,已经连续14个月没有交付于客户了。

这样一来,不仅美国自己只能把资源都投入于生产其他不太受中国材料桎梏的发动机,而其他原本使用美国发动机的国家,如韩国,也受到牵连,取消了不少合同。

美国一时半会儿无从获得这些珍贵材料,那问题如何解决?美国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交付不含涡轮叶片的发动机,让订购国家自己找中国解决叶片的问题。但就现阶段我国越来越收紧的稀有材料出口政策而言,这条路子也行不通。

美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只能向咱们低低头。

美国自己先抛弃了制造业

稀有材料一断供,美国军工业就不行了。如此受我国掣肘,究竟问题出在哪儿?

首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关键的,还是原材料问题。稀有金属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十分不均匀,仅我国一国的稀土储量,就占据了全球总储量的40%。相比之下,美国的稀土资源却仅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左右,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另外,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锑矿石出口国,占全球锑矿产量的48%。

这先天条件就决定了,我国必将在全球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得益于丰富的资源条件,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开采历史,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矿石开采、分离提纯到深加工和应用,各个环节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能够向市场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稀土产品

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不断加大对稀土资源的开发力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基础,逐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这是美国短时间内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的。

你可能会疑问,虽然美国没有如此强大的产业链,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资源储备,虽说少是少了点,但开采出来投入使用,也能缓燃眉之急。为何这么长时间以来,美国在这方面还是如此受制于人呢?

这就暴露了美国制造业的另一个病灶:空心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在国内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就逐渐下降了。当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轰轰烈烈,美国不少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将制造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这就造成了大量美国制造业企业的迁出。

此后,美国制造业的技术迅速进步,产业也迎来了升级。自动化和信息化流水线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却也导致许多传统制造业岗位被机器取代,大量低技能工人就此失业。

此后,美国企业逐渐将重点转向高附加值产业,如高科技制造业、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这些行业更不需要低技能工人。

如此一来,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就衰退了。低技能工人失业了,身无长技,还能去哪儿?只得涌向同样低门槛的服务业。2019年,服务业代替工业,转而成为了美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在GDP中的占比高达81%。

这一现象造成的恶果,一方面在于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低技能工人大量失业,收入微薄,但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还在不断上涨,收入不均进一步加剧。长此以往,社会的不满积攒,政治就要面临动荡

另一方面,则是在发展新的产业链时“力不从心”

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的开采成本高,加工过程复杂,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环保标准。而美国的相关矿产资源多位于偏远地区,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也较高,再加上环保法规一限制,大家都不愿意自己“吃力不讨好”搞稀有金属和稀土,都选择从中国进口。

俗话说,要搞垮一个国家的产业链,最好的办法不是制裁,而是倾销。我们一开始不禁止稀有资源往美国出口,表面上是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实际上却断绝了其产业链的发展

如今,本身就传统制造业衰退、缺少技术工人的美国,即使国内有矿,也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设备去提炼。要真想从零开始走起,可能就要花上十年时间,等到那时,天地都变了模样,新一代技术可能都问世了!

从历史溯源,美国这是“自己先抛弃”了制造业。

为了寻求出路,美国也在积极地寻找替代方案。例如寻找其他供应商、开发自己的产业链、开发稀土二次利用技术等。如今,美国唯一的大型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已经恢复生产,但产量和加工能力都还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国内的庞大需求。

为了得到相关材料,美方一些企业甚至动了人力运送材料的心思,偷偷将材料运出境外,但在过程中就被我方查获。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还得另找出路。

我国对美断供材料,如何评价?

近年来,全球在稀有资源的供应链上经历了多次重大冲击。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经济混乱,地缘政治越发紧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和稀有金属生产国,其出口政策的变化对全球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在以往的竞争中,美国可没少对咱们打压。华为等一系列国产公司,都经历过芯片断供、技术封锁等来自美国的制裁。

占着自己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可没少在世界各处搅混水,到处给其他国家“上课”,大搞霸权主义

我国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战略路线,于实际来说吃了不少来自美国的亏,于理念来说则坚决反对搞霸权。如今,正是咱们展现实力的时候——其他国家不敢针对美国,但咱们有资本对美国亮剑!这下,也让美国尝一尝被卡脖子的滋味!

对美断供材料,一方面是出于对我国资源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却也是对美国种种举措强有力的回应。全球的供应链需要维护稳定与安全,而互利共赢才应该是大国该带头走的路。

对美断供材料,可能引发一些国际争端,损害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稀有资源的格局。“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扇动翅膀,结果可能引发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此后还会有更多连锁反应发生,这是咱们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对此,如果美国可以意识到,中美两大世界级经济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对双方都有利,拿出诚心来对话,发展合作,在未来,咱们也可能解开如今的限制。不过,这都是从乐观的角度来谈了。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