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心智观察所】
“苹果AI”,不得不拥抱中国
心智观察所:最近传出了苹果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消息,苹果意图在中国推出“苹果AI”(Apple Intelligence)。传统上我们认为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商公司,目前他们也在大力研发AI模型。目前外界有猜测称苹果最初是想与DeepSeek合作,但最终选择了阿里巴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战略的前景又如何?
Richard Windsor:阿里与苹果的合作的最终消息有待确认,但双方合作主要集中在Apple Intelligence将是毋庸置疑的,苹果希望在中国大陆销售的手机上运行Apple Intelligence,并且可以从公共Chatbot中获取数据内置Agent系统。据传苹果的AI模型将使用阿里巴巴的Qwen,而不是DeepSeek,尽管大家可能更期待后者。对此,我陈述一些个人观点。
首先,阿里巴巴在其核心业务方面处于亟待拓展境地,因此它可能更愿意按照苹果的条件与之合作。正如Joseph(蔡崇信)所说的那样,他们很荣幸能与苹果合作,这种伙伴关系的建立基础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对于DeepSeek的现状来说,他们目前的重点更多在于拓展AI范畴,使AI的开发更加便宜和高效——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中国目前在这个领域已经耕耘一段时间了。因此基于这些原因,阿里巴巴与苹果的合作会更加契合。
因为阿里巴巴是一家大公司,不会突然陷入某种生存危机而破产。虽然DeepSeek面临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也不大,但DeepSeek目前高度依赖高风险投资者或潜在的中国政府资金,商业转化能力待观察。因此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苹果与DeepSeek合作的话,相对风险要高得多。
心智观察所:高通和联发科这些手机处理器厂商在2022和2023年就已经启动了手机AI大模型的研发,而苹果貌似在2024年才开启移动端AI的进程,苹果的进度是不是已经落后了?
Richard Windsor:没错,这是事实,但对苹果来说这没有太大关系。当消费者选购iPhone或高端安卓机时,看重的要素其实都是很实际的,例如处理器性能、电池续航、镜头质量、拍摄算法、屏幕尺寸与亮度等等。
大家不会单纯因为“哇,这手机AI很强”就冲动下单。就目前来看,设备端的人工智能对购机决策的影响力还非常有限,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苹果在AI领域暂时落后影响不大。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苹果必须加速追赶,以防未来AI真成为左右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时失去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近期我们看到苹果在中国一定要力推“Apple AI智能”系列产品。
苹果产品形态布局的新挑战
心智观察所:目前爆出苹果准备进军折叠屏市场。关于折叠屏这个新兴战场,三星、华为、OPPO等品牌已厮杀数年,而苹果如今显露出追赶野心。你觉得苹果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Richard Windsor:我认为苹果首先要解决两大行业痛点:第一是高昂的售价,当前折叠机动辄万元起步;第二是屏幕耐用性问题。为了实现可折叠特性,屏幕表层必须采用柔性屏而非钢化玻璃,这导致极易产生划痕。这两大难题不解决,折叠机就难以摆脱小众定位。
我预测苹果短期内不会贸然入局,但若突破技术瓶颈,折叠屏市场完全可能重现2016年大屏手机爆发的盛况——一旦实现规模化量产,成本将大幅下降,价格竞争力自然显现。
心智观察所:查阅苹果近期的财报,就其在中国大陆的销量而言,Q1的财报显示iPhone销售额同比降11.1%,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Richard Windsor:这其中涉及几个因素。首先,iPhone 16对iPhone 15的改进非常有限。我预计iPhone 17对iPhone 16的改进也会很小,也就是说根本没有什么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为之产生消费冲动的新功能。
另一个问题是,苹果是一家美国公司,由于美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情绪在中国本土刺激了当地消费者支持本土品牌,这也是意料之中的。而且坦率地讲,华为、OPPO和VIVO这些中国本土品牌在手机制造方面都非常出色,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苹果在中国的发展也会继续承受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苹果做出决定:如果无法在硬件上实现差异化,也许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将我们的最新软件创新,把Apple Intelligence推向中国本土市场。
心智观察所:最近也有消息说苹果准备推出性价比更高的新一代iPhone SE机型。
Richard Windsor:是的,他们可能会在本周发布。但说实话,苹果从低端到中端的产品都没什么太大的成果,苹果总是说他们不擅长做便宜的产品之类的话,况且我对这款更便宜的iPhone SE表现也没抱太多期待。
心智观察所:苹果第一代Vision Pro在技术上很有创新性,但存在重量和体积较大的问题。如果苹果要开发相关第二代产品,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才能满足消费者期待?
Richard Windsor:简单来回答这个问题:很难。我们认为苹果推出Vision Pro本质上是为智能手机业务购买的“保险”。回顾2007年诺基亚案例,当手机市场转向智能机时,诺基亚因准备不足而溃败。现在智能手机市场存在向元宇宙迁移的潜在风险——如果未来人们通过智能眼镜而非手机接入互联网,手机就可能被淘汰。考虑到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巨额利润,他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但关键问题在于市场成熟度,我认为苹果现在根本不需要推出Vision Pro,2026年市场仍然不会成熟。虽然第二代产品会在重量、光学性能等方面改进,但依然存在设备笨重、仍属虚拟现实(VR)而非增强现实(AR)等根本问题。
不过考虑到苹果每年从手机业务获得数千亿美元现金流,每年花20-30亿美元购买这份“保险”并不算什么大新闻。如果元宇宙真的要普及,硬件问题就决定了这至少要等到2028-2032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