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 评论区不仅有很多人向美国用户介绍中国当地的美食美景,甚至有小学生寻求帮忙做英文作业也因此,不少“TikTok难民”的笔记在一天之内获得了大量流量。

爱小动物的用户们互相分享萌宠的逗趣图片。

应评论区的网友要求,一位美国“铲屎官”晒出了自己宠物猫的图片。

中美生活方式类博主和爱好者也在小红书上相聚,热评穿搭。

美国网友在一位博主的评论区留言:你太美了,喜欢你的这身穿搭!

很多美国网友更是直接发帖说可以帮中国学生做英语作业。

一些“TikTok难民”甚至在小红书上互相“认老乡”。一名在小红书上“冲浪”愉快的美国网友还向刚“登录”的新人们传递起了心得:发个视频吧,这里的每个人都热情友好!

一名美国网友向刚“登录”的“TikTok难民”传递心得:发个视频吧,这里的每个人都热情友好!

一位美国网友对“TikTok难民”的建议:从这个应用程序上买些东西,这样他们就会看到留住我们的价值。

中国网友在友好对待这些“难民”的同时,也在吐槽首页都变成英文,感觉在做阅读理解,希望小红书推出在线翻译功能,因为全英文看得”脑壳痛“。

机智的网友干脆把小红书变成英语学习软件和英语角,声称“自己当年是没有这个条件,否则雅思能多考0.5分”。

美国媒体也注意到了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这一现象。《纽约邮报》13日就介绍并分析了“小红书”在中美走红的原因。

《纽约邮报》报道截图

报道称,“小红书”强调生活灵感、产品评论和购物选择,其社交购物功能和对社区建设的关注使其在中国和美国都大受欢迎。报道还指出,小红书的崛起表明,用户优先考虑的是有吸引力的内容和社区,而非地缘政治因素。

对于小红书而言,此次在美国地区爆红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海外用户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为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奠定基础,同时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带来更多的商业化机会。

但要接住这“泼天的流量”,该平台也需应对一系列潜在挑战,例如小红书尚没有完善的翻译功能,美国用户与其他非英语用户之间可能存在交流障碍。此外,美国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内容审核与管理的难度。如何保护用户数据安全,也将是决定小红书在海外顺利运营的关键要素。

来源: 中国新闻社、央视新闻

编辑:王旭泉

审核:富文佳 董静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