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翻花、香囊、竹编……来 “非遗雅集”享春日之趣 这个周末,侨福芳草地举办了“逛 ‘非遗雅集’,共织春日趣事”活动,现场汇集了纸翻花、香囊、竹编和绢花四种不同类型的非遗手作体验摊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游客体验竹编 昨天下午,走进侨福芳草地LG2层大厅,四种不同的手作体验摊位前陆续排起了队,大部分是带着孩子的家长,也有结伴而来的年轻人。香囊摊位上的工作人员端起香料盘,请两位小朋友闻过之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香料放到香囊里;4位年轻的姑娘围在竹编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伊拉克民众采买物资迎斋月 随着斋月临近,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绍尔哈市场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许多民众纷纷到市场采买椰枣、糖果、坚果和香料等商品,为即将到来的斋月做准备。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也门萨那:迎接斋月 随着斋月临近,也门首都萨那的各大市场迎来购物潮。民众纷纷到市场采购椰枣、谷物、食用油和香料等必需品,为即将到来的斋月做准备。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这些变化与你的饮食安全息息相关→ 2月8日,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以下简称“新版标准”)正式实施,使用了10年的2014版标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相较于2014版标准,新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记者发现,新版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进行了更新。在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规定方面,新版标准基于最新的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或工艺上不必要的食品添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东南大学2025“印象梅庵·花间课堂”开讲 2月26日,东南大学2025“印象梅庵・花间课堂”开讲。同学们走出教室走进春天,在香雪浮动的印象梅庵草庐前跟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完成东南大学定制版“梅庵香”的制作。上海市非遗“文人香道”代表性传承人吴清为同学们讲授中国传统香文化之梅花香。在制作梅花香饼的环节,同学们认识香料、了解香方,通过称重配比、捣臼研磨,感受不同香料逐渐融合的奇妙过程,最后再利用模具压制出梅花香饼。同学们轻嗅“梅庵香”,细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文安:传统手工制香 氤氲一缕暖入心 在河北省文安县文安镇的一家传统制香工坊内,制香师正忙碌地进行着一道道工序,芬芳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令人沉醉。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传统制香技艺已走进大众视野,焕发出新的活力。从产品外观表现上有香丸、香饼、香牌、香囊、香枕等多种样式。传统制香过程精细严谨,首先,制香师精心挑选沉香、檀香等优质香料,奠定品质基础。随后,对香料炮制加工、制粉,去除杂质、改变性状。合制环节中,调配香料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用香气与世界对话 图为《风味人间》第五季“香料传奇”剧照。 资料图片当一个纪录片IP做到第五季,要说没有审美疲劳是自欺欺人。然而,《风味人间》第五季“香料传奇”选择一个极小的切口——香料进入“美食+人文+地理”的叙事体系,是具有创新性的。在熟识感和陌生感之间,需要一个微妙的平衡,陌生的是视角和对象的历史渊源,而熟悉的则是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力。小小的籽粒与巨大的能量之间充满了想象的张力,更激活了各种香料之间的微妙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十国驻华外交官参访广西玉林 冀深化合作 中新网玉林2月14日电(记者 黄艳梅)“广西北流的陶瓷产品不仅传承了传统工艺精髓,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尖端技术,我深感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合作潜力。”马尔代夫驻华大使法泽尔·纳吉布近日在广西玉林市参访后说。2月10日至13日,2025中国与世界驻华外交官中国文化(广西玉林)行活动在广西最大侨乡玉林市举行。来自马拉维、赞比亚、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等10个国家的15名驻华外交官,在玉林市沉浸式体验中国传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新春见闻)千年宋雅 香篆四海 中新社开封2月7日电 题:千年宋雅 香篆四海作者 王宇蛇年新春,河南省开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香堂古法制香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邓焚月分外忙碌,其制作的现代新型宋香订单络绎不绝。中国香文化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在宋代,焚香与点茶、挂画、插花并称为“宋风四雅”,成为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生活点缀。1月8日,河南开封,邓焚月在制作香品。 王宇 摄 邓焚月介绍,宋人推崇“隔火焚香”,讲究“烧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一碗米粉一座城 “过年好!二两!”“您发财!切粉?米粉?”“米粉。”“五块五。”大年初五,广西桂林,年味正浓。市民李丽明笑呵呵地来买米粉。漓江路与骖鸾路路口明桂米粉店,等待就餐的食客排到门外。店面历史36年,日销米粉2000碗。店长龙付孙抄起笊篱,捞满新榨出的米粉,在热气腾腾的锅中浮沉数下,沥干,倒入碗里。接着,下牛肉、锅烧,淋上一勺浓香扑鼻的秘制卤水,撒上葱花、几粒花生米,一碗桂林米粉便成了。李丽明自行添些酸豆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