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

北京仍处于高发期!高危人群需警惕并发症

目前,北京市仍处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专家表示,患流感后要把握48小时的治疗黄金期,高危人群要警惕流感的导致的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医院发热门诊/记者拍摄春节假期结束,目前本市依然处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市民赵女士的母亲前天出现了发烧、浑身酸痛等症状,到医院检测出是甲流。“一开始是头晕、恶心还咳嗽,觉得有点儿发烧,测了一下体温,最高能到39度,浑身疼,身上没什么劲儿。”赵女士说。流

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医学专家详解流感为何会致命

近日,中国台湾女艺人徐熙媛(别名: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病逝,年仅48岁。这一消息发布后,引起诸多网友对于流感的讨论。 “一个流感居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流感引发肺炎的严重性有多大”“流感合并肺炎的具体症状有哪些呢”“流感和感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些话题成为不少网友关注的焦点。 “流感并不是普通的感冒,它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2月3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指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急诊外科病房正式启用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的号召,建立实体化运行的创伤中心,提升严重急诊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补足青岛地区乃至胶东半岛地区没有专门的严重创伤救治中心的短板,更好地为广大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2月18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急诊外科病房正式启用,一期设置床位22张。院长高海东,副院长李建军,护理部主任李敏,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孙运波,医务部副主任、急诊医学

人偏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容易引起重症……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人偏肺病毒感染如何防?人偏肺病毒并不是一种新的病毒,而是引起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伴随人类已经至少几十年的时间。近年来关于人偏肺病毒的报道增多,主要是由于检测手段的发展和进步。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感染都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症状可以自行消失,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多休息,等待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后自愈就可以。人偏肺病毒对于各个年龄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症状

女星大S病逝后,台湾流感就诊量创10年最高!上海专家近期特别提醒

中国台湾艺人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这一突发事件让不少人关注起流感,据媒体近日报道,台湾各地出现了抢打疫苗现象,台疾管部门表示岛内第四周类流感门诊和急诊就诊人数破16万人次,创10年同期最高。台湾各地出现疫苗抢打潮2月5日一大早,台中市北屯卫生所刚开门,等候的民众就排起长队。卫生所内仅剩的100多支疫苗一下就被排完,不少已经网上提前预约的市民也没能打上。台中市民:反正即便这家没有,今

开学季如何科学预防流感?

黄树稳表示,流感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且易导致重症病例发生,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染色体病或基因缺陷病等人群;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等儿童流感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更应注意预防。据介绍,流感多为急性起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可有畏寒、寒战等症状,常有咳嗽(多为干咳),流清水样涕或黏涕

流感高发期,专家提醒:高危群体48小时用药,选药不可马虎

流感遇上春节大“迁徙”,如何安全健康过节?专家提醒:流感尚处于高峰期,出行注意个人防护。老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建议确诊流感后48小时内用药,预防发展成重症。当前无论国产还是进口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产量、医院的储备量都是充足的。不过,专家也提醒,流感、新冠分别有循证证据特别充足的药物,并不存在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适用的“神药”,需要检测诊断明确时使用,不能乱用、滥用。莫放松防护!流感可能到3

预防流感重症发生 听听医生怎么说

新华社长沙2月4日电(记者帅才)冬春季节,流感高发。医生提醒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流感,科学防治流感,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儿童一旦感染流感,需要及早服用抗病毒药物,积极预防流感重症发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晨方介绍,近期,医院接诊的流感患者增加,其中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了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可能出现反复高热的症状,伴有头痛、

2个全国一等奖,上海电信“绽放杯”斩获佳绩

12月12日,2024年中国5G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杰出席大会并致辞。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为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赛一等奖获奖项目颁奖。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长王天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马明、龚豪等出席。 中国电信已连续七年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