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

我国新发现一颗彗星

新华社南京1月17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月16日晚通报,国际小行星中心于当日发布了由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的一颗新彗星C/2025 A3 (Tsuchinshan)。这也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9颗彗星。紫金山天文台助理工程师徐智坚介绍,彗星C/2025 A3 (Tsuchinshan)于1月5日被首次观测到,当时亮度约为19.5视星等,疑似具有彗星特征。随后,紫金山

随“极地”号逐冰而行

30多名参航师生站在甲板上,望着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对祖国的无限眷恋,更是对使命的坚定执着。这次科考是来自国家的需要。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关键区域之一,北极正在发生快速变化,而这将对我国气候产生哪些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更多渤海冬季海冰高密集度冰区的综合观测数据。“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有了“金刚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中国科学院: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探测到又一新现象

2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以高显著性探测到脉冲星PSR J1740+1000的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区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这是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探测到弓形激波脉冲星尾部的伽马射线辐射,预示着脉冲星尾部区域存在强劲的粒子加速过程。“拉索”探测到的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再加速粒子产生的超高能伽马辐射示意图。图据中国科学院

这个项目今天启动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再添“观天”利器

1月21日,大型超高能伽马源立体跟踪装置LACT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将为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提供重要利器。 LACT由32台6米口径的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组成,布局在位于稻城海拔4410米的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阵列内。它采用空间立体跟踪观测技术,可实现优于0.06°的高角分辨率,有望大幅提升对宇宙线起源候选天体的观测能力。 据了解,LACT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四川天府宇宙线

外交部:中方在有关海域布设观测浮标符合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

【外交部:中方在有关海域布设观测浮标符合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财联社2月11日电,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月1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方在有关海域布设观测浮标一事提问。对此,郭嘉昆表示,中方在有关海域布设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符合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目前有关浮标已完成其在原站位的作业任务。根据科学观测实际需要,中方有关单位对其实施了自主性技术性调整。

77年一遇“七星连珠”将在星空上演,最新观星天气预报来了

七星连珠观测云量预报啦明天前后,星空将上演77年一遇的“七星连珠”罕见天象!那么,这几天的天气是否利于观测呢?先说结论:若要在明晚观测,南方的前半夜适合!具体预报如下:今天白天,我国南方还将进一步放晴,到了晚上,中东部大部都将十分晴朗!(图1-4)明天晚上,北方云量较多;对于南方来说,前半夜大部地区晴朗,湖南南部、江西北部等地云量较多,但是后半夜南方大部云量将会增多。后天晚上,北方大部云量较多,南

新春走基层丨五台山上有一群风云守望人

山西的五台山被称为“华北屋脊”。在2200多米五台山的南台顶,有一座国家一类高山艰苦气象站——五台山国家基本气象站。有这样一群人远离喧嚣,在这里捕捉着每一丝风云动向。从人工观测,到高科技仪器检测,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记录、分析,用精准的气象数据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多样的气象服务,一起走进五台山上的这座气象站↓每年8级以上大风和积雪天气超200天数九寒天,晨曦微露,48岁的五台山气象站综合业

亚冬会开幕!成都“智”造,助力精准预报→

就在2月7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在这场冰雪盛会背后,来自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远望未来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领先的气象雷达技术,为此次盛会提供了重要的气象监测支持,相关雷达设备及系统已完成部署,助力打造“分钟级、百米级”精准预报体系。据悉,成都远望此次为亚冬会提供的气象监测设备,涵盖了测风激光雷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强对流协同观测及应用系统。▲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成都远望未来

那颗八年后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现在更有可能撞上月球

近日,有关一颗小行星可能在8年后撞击地球,中国已开始部署“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的消息在网络引发热议。据中国新闻网2月17日报道,去年12月,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首度被发现,它可能在8年后撞击地球。报道表示中国目前已开始部署“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全球科学家也正以“行星防御”为纽带展开协作。资料图(央视新闻)2月23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网报道称,据科学家们的最新估计,2024

就在明天,深圳也能看到!

好消息!!明天(2月1日)中午前后一场“月掩土星”将震撼上演几乎全国范围都能看到在深圳也可以完整地观测到月掩土星全过程感兴趣的公众可借助天文望远镜尝试观测▲2024年7月25日凌晨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拍摄的月掩土星。(图源新华社,谢宗亮 摄)月掩土星,顾名思义就是月球遮掩土星。如果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会看到月面边缘一点点“蚕食”土星,非常有趣。土星的周围有一个美丽的光环,不止给伽利略、卡西尼,也给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