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投运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毅飞)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日前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也同步出堆,对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我国核技术应用具有深远意义。重水堆具有堆芯中子通量高、不停堆换料、运行稳定等特点,在同位素生产方面具备效率高、产量大、比活度高、连续生产、供应稳定等独特优势。中核集团依
通过验收!大国重器上新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26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迎来关键节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该装置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能同时模拟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环境,让科学家在这些极端条件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我们这个装置就是一个极端环境模拟器,能够制造各种地球上罕见的极端环境,比如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比地球磁场强几万倍的超级磁场、接近地心压力的超高压以及超快的光脉冲。这
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 建成投运
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获悉,由该所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该平台的关键设施——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开始投入运行。经专家组现场测试显示,该装置最大粒子流大于1024平方米每秒,单次放电时间超过1000秒,最高中心磁场强度高于3特
[视频]【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沈志强:发挥大科学装置优势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将为更好发挥这些“大国重器”的重要作用建言献策。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多年来,沈志强持续推动我国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发展。前不久,由他负责的日喀则和长白山两座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使我国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升级为“六站一中心”。这就像一台超级“千里
奋进的春天丨向“新”而行 提“质”而上
珠江口旁,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忙着为首次科考任务做各项准备。它将深入11000米,突破入海的新深度。黄海之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一箭十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将于今年完成多个航天重大工程,标注中国的新高度。京津大地,CR450动车组样车正在开展线路试验和考核,测试时速450公里,刷新中国的新速度。2025年开年以来,科技创新的一个个新动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2025
湾区企业看成都 |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成都速度”“成都效率”在全国都不多见
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17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电子科技大学湾区校友企业家恳谈会在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举行。“组队”调研深思实验室,是参与此次活动的成都“代表团”重要行程之一。除了上述头衔,杨军还有一个身份——深思有形(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研发在深圳,制造在成都。这位海外归来的湾区川籍科学家,这两
小米公布AI通信相关专利
企查查APP显示,2月11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人工智能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时间,第一时间用于表示基于AI模型处理AI任务的处理时间;基于第一时间,进行基于AI模型的AI通信处理。本公开通过对第一时间的确定,实现了基于AI模型的通信处理所用的时间确定。(企查查)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有利于产出多种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大科学装置又“上新”了!2月26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国际先进的同时具备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综合实验能力的用户装置。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怀柔研究部主任、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首席科学家吕力表示,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