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目前全国林下经济规模化经营和利用面积有6亿多亩 产值1万多亿元 【自然资源部:目前全国林下经济规模化经营和利用面积有6亿多亩 产值1万多亿元】财联社2月28日电,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许大纯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全国林下经济规模化经营和利用面积有6亿多亩,产值1万多亿元,从事林下经济生产的人数达到了3400多万人,发展林下经济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我国在云南新发现超大规模稀土矿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这次发现的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超过47万吨,这是1969年在江西首次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中重稀土矿床。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首席科学家 王学求:稀土是1个家族,家族里总共有16个化学元素,分了轻、中、重三个小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
从 “千年秀林” 到七里河:地质六队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日前,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了第五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六队”)作为省自然资源厅技术支撑单位,推荐的雄安新区“千年秀林”营造林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和邢台市七里河“五态并举”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成功入选。“千年秀林”项目作为河北雄安新区“蓝绿”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科学规划和管理运营机制,通过探索土地长期流转政策、构建森林建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致30余人失联,应急管理部部长赶赴现场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四川省筠连县突发一起山体滑坡事故,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截至2025年2月8日17时,已造成10户民房被掩埋、30余人失联。筠连县应急管理局此前发布情况通报称,2月8日上午11时50分许,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小地名:高家坪)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数间房屋掩埋、人员被困。上级部门及筠连县委、县政府已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并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全力开展应急救援等工作。官方通报称,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邓毛颖:引领都市圈做强湾区经济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这为常住人口超1800万的超大城市广州建好“中心型世界城市”进一步指明方向。谋大城之治,当规划引领。近年来,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断提升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能级,去年陆续出台多部重磅规划,推动大城坚定主攻方向阔步前行。时值今年广州市“两会”召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邓毛颖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向2035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泽连斯基确认将赴美见特朗普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基辅独立报》报道,当地时间26日晚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确认,他将于2月28日前往美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以敲定乌美之间的关键矿产协议。泽连斯基在他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表示:“我们的团队正在与美国合作,为本周五的会谈做准备。”资料图:泽连斯基 他还补充称:“我将与特朗普总统会面。对我们来说,美国的援助不能停止,这是至关重要的。”据报道,经过一系列密集谈判,美国和乌克兰达成了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山东出台生态环境部门评价指标体系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制发《省及设区的市生态环境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评价标准和依据,完善我省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助力美丽山东建设。《部门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省级及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领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我国多地发现大型金矿! 1月19日,中国地质调查发布,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和黑龙江塔河宝兴沟3个矿区取得金矿找矿突破,累计新增金资源量168吨。其中安坝里北矿区新增102.4吨,达到超大型规模。哈达门沟大坝沟矿段新增41.3吨,塔河宝兴沟金矿新增24.3吨,均为大型规模。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本次找矿聚焦胶东、秦岭、上扬子西缘等重点成矿区带和哈达门沟、甘南-陇南金矿等24个金矿大型资源基地,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广东高州“冬闲田”变成“增收地” 中新网茂名2月6日电 (孙秋霞 黄浩诗 冯建奎)走进茂名高州市泗水镇大翰村,只见近两万亩地种植着玉米、青瓜、茄子、丝瓜、苦瓜、油麦菜等“北运菜”,一垄垄菜田规整有序,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大翰村村干部张景意介绍,该村是高州市冬种面积最大的村,最早引进了“粤秀3号”和“抗病2号”青瓜,具备抗寒耐旱特点,亩产比常规品种高200至500斤。引种的“双青12号”“双青35号”四季豆,深受市场青睐。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