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
《您的声音》上映,引发观众共鸣
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已经于2月18日上映。该片由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歌华移动电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选取胡同停车治理、老楼加装电梯、话务员成长、街道书记工作、接诉即办立法、外国记者调研、应急抢险等7方面内容,通过纪实拍摄手法,再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接诉即办故事。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编辑/倪家宁
让不起眼的小店重新被看见
插画师mao 艺术展中给邻居摊位画的招牌 为樱桃采摘园手绘的招牌 为小卖部画的招牌 经店主指导后画出的招牌 90后插画师mao,此前曾在北京生活工作。如今的她开启了旅居生活,正游走于全国各地,执行她的“广告牌计划”。过去一年,她去过很多地方:在康定的荒野山坡上,她为无人看店的小卖部画下“出售氧气、风干牛肉、酸奶、烧烤”的招牌;东北的凛冽寒风中,修鞋擦鞋摊前也有她蹲在一角画招牌的身影;还有她的老家浙
丹麦驻华大使:逛北京胡同,我喜欢BikeTour
https://img.bjtitle.com/business/upload/shipin/2025/02/20/17400419357423.mp4 编辑/樊宏伟
北京胡同寻宝 小众博物馆藏满宝疙瘩
在北京,胡同可不只是一条条小巷子,它们就像这座城市的秘密通道,藏着好多不为人知的宝藏。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胡同里那些小众博物馆,保准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先来说说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的北京文博交流馆,它藏在有着近600岁高龄的明代古建智化寺里。一走进智化寺,那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就扑面而来,红墙青瓦、飞檐斗拱,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明朝。馆里最绝的就是智化寺京音乐,被称为“活化石”。找个时间去听一场现场演奏,
新春走基层|守护胡同里的非遗庙会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守护胡同里的非遗庙会新华社记者熊琳、鲁畅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春节期间举行的厂甸庙会一直深受市民游客喜爱。平安喜乐的庙会如何维护好秩序?如何让群众安心感受年味文化?记者随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民警一道,了解庙会背后的守护故事。在琉璃厂西街庙会入口,一过安检通道,一位身着红色长衫的说书人的精彩“段子”就吸引了众多游客,不一会儿,他身边就围起了三、四层人。“像
停车难题“新解”②| 各地出奇招破解“城市病” 专家:出行和居住停车需分类治理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居民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停车位“一位难求”成为横亘在居民生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现实难题,破局城市停车困境已迫在眉睫。错时共享停车位有效拆解时间限制,向天空向地下“要车位”顺利打破空间捆绑,信息化手段整合碎片化停车资源……全国各地均在积极破局停车困境。海报新闻记者从京沪两地出发,放眼全国,探寻城市停车难题的“新解法”。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赵恩 北京、上海报道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
北京是我生命的由来和最为动情的地方
什刹海冰场上的侯磊 侯磊于儒福里过街楼 与昆曲老师张卫东于朱家溍先生家留影 与朋友们一起外出访古 侯磊著作颇丰,近期出版有北京历史文化方面的散文新著《北京繁华录》,散文集《北京烟树》也喜获“三毛散文奖”,记者就此采访侯磊,请他讲述创作故事和写作的心路历程。1983年生人的侯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青年作家、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祖上在北京生活了150年以上,从小学到高中始终都没有出东城区北片。他从小生活在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