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瓜

非遗里的春节丨莱芜小镇的甜蜜事业:春节糖瓜产值超千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宁每到年关,就是陈佃起最忙的时候。73岁的陈佃起是陈楼糖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做糖瓜已经五十多年。春节期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进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陈楼村,探寻这里的“甜蜜事业”。“二十三,糖瓜粘”。每年一到腊月,陈佃起的糖瓜作坊便热闹起来。今年春节前夕,作坊的糖瓜预订量已突破两三万斤,每天能生产五六百斤。陈佃起带着十几个工人,从凌晨三点忙到晚上十点,赶制订单。虽

宋学记的致富路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氛围弥漫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烟农宋学记家的小院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技术员徐少清带着对烟农的关心和对新一年烟叶种植的期望,走进了宋学记家,开启了一场温馨又富有意义的交流。“宋大哥,小年好啊!我来看看你家情况,顺便也了解下今年种烟的事儿。”宋学记(放下手中正在擦拭的农具,快步迎上前):“哟,徐师傅啊,快进来快进来!今天小年,你还特意跑一趟,太辛苦了。”宋学记媳妇(端着一盘热气腾

冯骥才:儿时最快乐的日子是过年

《过年书》,冯骥才 著,作家出版社2025年1月版。儿时最快乐的日子是过年。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过年的滋味。穷苦的人在过年中自寻安慰,幸运的人过年享受幸福。然而,不管贫富,一般人儿时的年总还能无忧无虑,因为生活的愁苦都被大人藏在自己身上了。天津这里的年是从厨房的灶龛摆上糖瓜就开始了,尽管离着大年三十还有二十多天,已经能够感受到一种熟悉的很大的快乐即将开始。虽然大人在给灶王摆供时特意留给了我两个小

秀我中国|在非遗春节逛非遗庙会

作为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庙会之一,厂甸庙会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每年都吸引着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在这里,你不仅能品尝到糖瓜、豌豆黄等老北京特色小吃,还能欣赏到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民俗表演,更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和非遗好物!新春佳节,快来厂甸庙会沉浸式体验地道的老北京年味吧!作者:李杰、董静格、谢依辰、熊琳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海报丨今天小年,收藏传统年味!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你知道吗?小年代表年节准备正式开始,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采买年货、打扫房屋全都提上日程。小年到春节的年俗,你知道多少?还有6天就过年,戳图↓↓感受传统年味!设计:关之滢

小年有哪些习俗?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地迎新春。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年,首先是与农作物的收获相关。

小年从何而来?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一起了解

各地过小年有哪些特别的仪式感?小年这个日子有什么来头?我们又为什么一直在坚持传承这种仪式感,年俗的传承跟人们的精神气质有着怎样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多元发展、快消文化冲击背景下,为什么这些优秀的民俗传承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手艺人做糖瓜考验耐心和体力糖瓜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经过十多道工序、二十多个小时熬制而成。咬在嘴里,便是对甜蜜生活的美好期盼。在山东济南的杨庄镇,有着150多位从事糖瓜制作的手艺

乙巳春节趣谈:灶王爷,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祭灶是小年的中心内容,是我国南北共有的一项习俗活动,灶王爷在这一天当仁不让地占据“C位”。问声灶王爷,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从文献记载来看,灶神形象有男有女。灶神在历史上有多个名号,除一般通称灶神外,民间还习称为灶君、灶王、灶王爷、司命等。其中,灶王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