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虚假诉讼逃避履行债务,当事人被判构成虚假诉讼罪获刑 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个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何某虚假诉讼案”值得关注。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据介绍,李某凯依据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于2017年10月13日向法院申请对何某名下房屋强制执行过户。何某为逃避履行执行义务,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间与王某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未被提起公诉)恶意串通,伪造了协议书、签收单等证据材料,捏造二人存在买卖合同纠纷的事实,指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最高检:全面开展矛盾风险大起底大排查,严格落实“双向通报预警”机制 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厅厅长那艳芳在做客最高检厅长访谈时表示,最高检制发《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意见》,指导各地检察机关贯彻执行,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取得新成效。▲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图据ICphoto那艳芳用四个“新”进行了介绍。一是检察信访工作开创新局面。2024年1至11月,涉检信访、涉检重复信访数量实现“双下降”,分别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最高检答红星新闻:依法从严惩处严重危害安全生产犯罪 ▲发布会现场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进展和成效,发布典型案例。安全生产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和根本利益的大事,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如何依法履职,为护航安全生产提供司法保障?对于红星新闻的上述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厅厅长元明表示,近年来,危害安全生产案件持续多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检察机关坚持以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向留学生发虚假兑换人民币信息,骗取多人60余万元,被告人获刑10年 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7件人民法院审结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其中“被告人朱某民诈骗案”值得关注。▲资料图片 图据视觉中国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被告人朱某民在澳大利亚使用多个网络社交媒体账号,在留学生网络社交媒体群内发布虚假的澳元、美元等外币兑换人民币信息,采用谎称已转账并制作、发送虚假的转账截图等手段骗取被害人信任,骗得19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60余万元。本案经江苏省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最高检:去年1月至11月,起诉涉黑恶犯罪9867余人 2月26日,最高检通报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进展和成效,发布典型案例。▲图据视觉中国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普通犯罪检察厅厅长侯亚辉表示,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有关常态化扫黑除恶决策部署,按照“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打准打实”总体要求,密切与其他政法单位协作配合,聚焦惩治突出黑恶犯罪,切实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去年前11月起诉行贿犯罪2772人!最高检:积极探索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 2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检察机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在保持对受贿犯罪高压态势的同时,依法严惩行贿犯罪。2024年1至11月,起诉行贿犯罪2772人,同比上升20.2%。▲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张晓津介绍,各级检察机关始终抓好最高检印发的《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坚持把巨额行贿、多次行贿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最高检:去年前11个月,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共接访下访4.7万件 2024年6月,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前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专程接访两起刑事申诉案件申诉人,面对面听取他们的诉求和意见,取得良好效果。▲图据图虫创意一年来,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厅厅长那艳芳在做客最高检厅长访谈时表示,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工作,是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全面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具体举措,对于依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最高检:去年32.6万人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 2月6日,为迎接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检察日报社联合组织高检网、正义网开展第一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新闻办)主任李雪慧成为第一场活动的访谈对象。▲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新闻办)主任李雪慧 图据高检网李雪慧表示,深化和规范检务公开,是检察机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觉接受监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法院认定系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 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其中“赵某诉孙某离婚纠纷案”值得关注。▲示意图 图据图虫创意2020年10月,赵某(男)与孙某经人介绍相识,同月双方登记结婚。赵某向孙某给付彩礼8.6万元,婚后未生育子女。2021年6月,赵某提起本案诉讼,主张孙某将婚姻作为获取财物的手段,请求判决双方离婚,由孙某返还全部彩礼,主要理由是:婚后孙某主要在娘家居住,双方共同生活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其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