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退役风机叶片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

新华社兰州2月26日电(记者崔翰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了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水土保持科学权威期刊《国际水土保持研究》。柳本立介绍,风沙灾害严重影响荒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固沙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沙害,但传统材料如秸秆、芦苇存在易老化、寿命

“打一针”可延长锂电池寿命,复旦团队研究成果登上《自然》

近年来,锂电池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世界的需求。比如,电动车电池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高性能寿命;低温使用会加速电池变坏;储能电站和极端环境储能场景需要电池寿命提升一个数量级;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电池退役回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面对这些紧迫问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能中心彭慧

开学大礼包!深大联合华为上线满血版DeepSeek-R1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开学第一周,深圳大学给师生送上了“满血”大礼包!记者2月21日从深圳大学了解到,深大全国产化、本地化部署的满血版DeepSeek-R1(671B)正式上线。深圳大学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大学信息中心联合华为,基于昇腾平台部署满血版DeepSeek-R1(671B)大模型,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效、稳定的本地化AI服务。相较于“蒸馏版”模型,满血版DeepSeek-R1具

中沙智库就共建中国学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新华社利雅得2月26日电(记者王海洲 罗晨)中国智库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和沙特智库科研与知识交流中心26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就共建中国学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协议是在双方原有“学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基础上的新增补充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沙特智库科研与知识交流中心设立中国学研究所,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书籍等文献资料、派驻访问学者、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分享最新成果等。双方还决定,支持在

华南地区首次发现赖氏龙类恐龙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近日,中外专家学者共同宣布,其科研团队在广东省四会市太平岗地区的上白垩统大塱山组地层中发现的恐龙化石,属于距今约7000万年的鸭嘴龙类赖氏龙亚科赖氏龙族恐龙。这是赖氏龙亚科成员在华南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该亚科在东亚地区最南端的记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古生物专业期刊《历史生物学》上。鸭嘴龙类因长着鸭子一样的扁平嘴巴而得名,是繁盛于白垩纪的植食性族群,属于恐龙中的鸟臀目。鸭嘴

我国科学家发现细菌免疫新机制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题为“Base-modified nucleotides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bacteria(碱基修饰核苷酸介导细菌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了一种以碱基修饰核苷酸为第二信使的细菌抗噬菌体(病毒)免疫信号通路,称之为“孔明系统”(Kongming),该机制通过“借

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淋巴管血小板栓延缓骨折愈合

中新网上海1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2日获悉,在中医“瘀血理论”指导下,结合国医大师施杞教授治疗骨折的临床经验,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骨折诱发大量淋巴管血小板栓形成,即“脉内瘀血”的重要物质基础,造成淋巴管回流障碍,延缓骨折修复。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梁倩倩研究员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专家们发现,清除淋巴管血小板栓(LPT

从柑橘废弃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可用于食品保鲜

新京报讯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消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遗传育种团队联合兄弟单位,通过自组装技术合成橙皮苷纳米棒,并负载到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膜基质中,制备的多功能食品包装膜在水果保鲜方面具有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果蔬保鲜技术对于延长保

四川青神发现一种未知新植物,定名“眉山报春”

▲眉山报春细节照2月14日,四川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发布消息称,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眉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生态质量监测科研人员,在眉山市青神县开展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过程中,发现一种未知的报春花属植物,经形态比对、DNA提取和测序等技术鉴定,确认该植物为新种,根据发现地眉山市定名为眉山报春(Primula meishanensis),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