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

用青春助力农业 让梦想扎根西部

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无数青年志愿者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25岁的代相龙就是其中一员,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之一,他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西部的向往,毅然踏上了巴楚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代相龙毕业于鲁东大学农业科学专业,2023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被分配到巴楚县农业农村局,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名支农工作者。在巴楚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代相龙的主要工作

一年之计|盐碱地变“聚宝盆”唤醒“沉睡”土地资源

新华社石家庄3月2日电(记者赵鸿宇、董笑坤)“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农谚,道出了盐碱地曾经给农民带来的“痛楚”。盐碱地有土地“顽症”之称,原先,除盐地碱蓬等少部分植物,能产生经济价值的作物很少能在这里繁衍。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不毛之地”得到了合理开发利用,蝶变成一个个“聚宝盆”。2月28日,种植户在河北沧县兴济镇南堤村旱碱麦田浇灌作业。(苑立伟摄)天气转暖,河北

河套春耕新景:智慧大棚育四季丰收 科技治碱造万亩良田

中新网巴彦淖尔2月28日电 题:河套春耕新景:智慧大棚育四季丰收 科技治碱造万亩良田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春寒料峭时节,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已奏响科技兴农的春耕序曲。在乌拉特后旗万亩现代果蔬育苗基地,智能温室里青翠欲滴的秧苗,与忙碌的“新农人”交相辉映;而在百公里外的五原县盐碱地治理现场,大型机械正重塑着土地的生机。这两幅截然不同的春耕图景,共同勾勒出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图为种植户卢燕用手机

怎样培育耐盐碱经济作物?这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来了

盐碱地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山东省东营市是我国滨海盐碱地的典型区域。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从小生活在这片盐碱滩旁,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提出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这片曾经荒芜的盐碱荒滩也正在一点点变为良田。眼下,正值冬小麦陆续返青的时节。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一大早就赶到了黄河口镇的五七村,在解冻不久的大片盐碱麦田里,青嫩的麦苗一眼望不到头。村民告诉张金海,一个冬天过去

“90后”新农人科技赋能盐碱地 春管备耕正当时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的“90后”新农人张宸正带领团队运用北斗导航技术,开展农事作业。近年来,沧州持续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普及推广科技化种植手段,将各类智能化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让农田春管工作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作者:白林、刘冲、孙月玲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千亩粮田背后的一块屏幕

新华社长春2月25日电(记者薛钦峰、魏蒙)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在东北黑土地上,越来越多农田里安装了各种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种粮主体在办公室通过大屏幕,就能掌握农业生产各项信息,实现节本增效。智慧农业正成为种粮主体的“新农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千亩粮田背后的一块屏幕

新华社长春2月25日电(记者薛钦峰、魏蒙)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在东北黑土地上,越来越多农田里安装了各种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种粮主体在办公室通过大屏幕,就能掌握农业生产各项信息,实现节本增效。智慧农业正成为种粮主体的“新农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千亩粮田背后的一块屏幕

新华社长春2月25日电(记者薛钦峰、魏蒙)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在东北黑土地上,越来越多农田里安装了各种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种粮主体在办公室通过大屏幕,就能掌握农业生产各项信息,实现节本增效。智慧农业正成为种粮主体的“新农

科技助力各地春耕春管农业生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各地抢抓农时,依托科技力量,高效推进春耕春管工作。东北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展开。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改良试点现场,撒肥车正在抛撒有机肥。今年,当地借助数字化农田管理,实现抛撒过程实时监测,施肥精准高效。吉林省力争今年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166万亩。南方育秧加快推进。在重庆开州、广西兴业等地,水稻育秧车间机器轰鸣,经过上盘、铺土、洒水、播种等工序,一个个秧盘快速制作完成,大

福建平潭:盐碱地管护忙

2月24日,工作人员在田间对种植的大葱进行管护。时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幸福洋一、三、四期的2200多亩盐碱地迎来春耕春管的关键期,福建省玖农生态农业公司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农业生产。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2月24日,工作人员在田间对种植的大葱进行管护。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24日,工作人员在田间对种植的大葱进行管护。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24日,工作人员在田间对种植的大葱进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