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

原创 取消护工!多地医院推出无陪护制度,一天60元,你会愿意尝试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许多城市医院的住院部都会有护工的身影。这些护工往往是一些家庭没有时间照看病人请来帮忙的,虽然能够减轻自身的压力,但其中会存在诸多隐患。比如网上流传的护工虐待病人的事情,这对病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此外还有经济因素,在一线城市请护工的费用非常昂贵,普通家庭根本支付不起。而且即便是支付高额薪资也难免会遇到素质低下的人。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国一些地区的医院开始推出无陪护制度。也就是说,

春节假期他们坚守“医”线,守护危重症患者健康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新的开始。然而,很多医护人员在春节期间无法与家人团聚,他们依然坚守在医疗一线,为生命守岁,为健康护航。除夕,当大多数家庭围坐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时,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重症监护病区却迎来了一场紧急抢救。一名重症肺炎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血压持续下降,肾功能也开始受损,病情危急。医护团队迅速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抗感染治疗、床旁超声、生命支持

新春走基层|送去光明的“健康快车”

车身绚丽多彩,车厢内没有座椅,取而代之的是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和床铺整洁的病房——在国铁济南局临沂车务段临沂站货场,一列特殊的火车停靠在股道上。停在临沂站货场的“健康快车”。新华社记者邵鲁文 摄今年59岁的临沂市沂南县白内障患者杨金凤,刚刚在车上进行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即将重获光明。“听身边邻居说这里有北京来的医生,我就报名过来了。”杨金凤说,在大医院做白内障手术要花费五六千元,而在列车上,从各项检查到

一位听不到声音的脑肿瘤患儿教给我的那些事|医学的温度

作为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是在指导病人如何开展诊疗,却未曾想,病人的经历,也常常启发我们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医患关系背后的世界。还记得有一位叫做小智的患儿,他今年15岁。这是一位脸色有点苍白的孩子,身形消瘦,更显得他眼睛大大的。他带着几分稚嫩,还有几分神气,看起来倒像只有10岁左右的样子。小智是我2024年8月在华山医院全科规培轮转以来遇到的年龄最小的脑肿瘤患者。因为这个肿瘤,在本该和

山东等地试点“无陪护病房”服务,医院护工队伍正悄然发生变化

2024年10月,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免陪照护服务”成为新增项目,国内多家医院开始试点“无陪护病房”。随着“无陪护病房”的逐步推广,传统零散化的护工转向专业化的医疗护理员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走进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B区13楼的骨科住院部,安静是记者的第一感受。在病房门口的墙上,除了常规的科室、病床号标牌之外,还多了一块醒目的“无陪护病房”牌子。20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急诊外科病房正式启用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的号召,建立实体化运行的创伤中心,提升严重急诊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补足青岛地区乃至胶东半岛地区没有专门的严重创伤救治中心的短板,更好地为广大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2月18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急诊外科病房正式启用,一期设置床位22张。院长高海东,副院长李建军,护理部主任李敏,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孙运波,医务部副主任、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