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市!广州荔湾传统迎春花市喊你行花街、叹美食 1月26日上午,广州市荔湾路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正式拉开2025年荔湾区传统迎春花市帷幕。今年花市将持续至28日,长度约850米,是全市“双边”最长的花市,花档占比达六成,除传统花档和工艺品档外,花市内还设置了非遗文创摊位、企业展示区等。“只要荔湾路花市有开我就来,连续好几年都如此。过年家里固定要摆一盆年桔,我刚买了一盆又好看又便宜。”住在附近的市民李女士一手抱着刚买的年桔,一手还不时举起手机拍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主题活动在哈启幕 作品风格丰富多样。黑龙江日报记者 董云平摄近日,2025年黑龙江省“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主题活动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化产业园艺美空间启幕。此次活动由省文旅厅主办,是我省“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群众文化惠民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庆祝首个“非遗版”春节,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实践。《采头冰 迎亚冬》《闹元宵》《凿冰捕鱼—年年有余》《话新农》……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十三市(地)的80余幅新年画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透纳诞辰250周年|耗时20年,看光与影里的《研习之书》 今年春天,英国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将迎来诞辰250周年。澎湃艺术获悉,为纪念透纳诞辰,英国曼彻斯特惠特沃斯美术馆近日举办了特展“光与影”,展出了一系列版画与水彩画作。其中,《Liber Studiorum》(研习之书)是透纳耗时20年完成的71幅版画系列作品,此次展览得以将其全部展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他是如何在版画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雕刻冰与雪的画卷(追梦路上) 朱晓东在整理最近创作的冰版画作品。清晨,黑龙江哈尔滨零下20摄氏度,冰版画创始人朱晓东手握刻刀划过冰面,细碎的冰晶簌簌飞溅。不久后,松花江畔的冬日美景“跃然冰上”。将宣纸覆在涂着颜料的冰上,待冰纹肌理与墨色交融后,冰城风光便在纸上永恒定格。粗粝的刀痕勾勒出硬朗线条,冰晶融化的自然肌理晕染出雪雾朦胧,颜料泼洒间,有水墨画的空灵意境。“冰版画和木刻版画很像,但冰是‘活’的,每一刀下去,纹理都在‘呼吸’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云南普洱:消防员春节前收到“特殊礼物” 新春将至,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的指战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普洱市青年画家冷光冕先生创作反应森林消防队伍逆行的《重庆之战》《“象”往之地》等8幅非物质文化遗产绝版木刻作品。绝版木刻是在传统套色木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凸版技法,20世纪80年代末发源于云南普洱,现已成为中国四大版画流派之一。绝版木刻将一幅画所有的色版都集中在一块版上,采用边刻边印逐版递减的创作方式来完成,刻印版画的过程也是自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重庆綦江农民版画从乡村走向世界 原标题:綦江农民版画从乡村走向世界蛇年春节期间,重庆市綦江区举行了一系列綦江农民版画展览、体验活动。一张张色彩鲜艳、明快的版画,营造出浓浓“年味”。多位农民版画家在现场和游客热情互动,讲解綦江农民版画背后的故事。綦江农民版画起源于明清年间的木版年画,其步骤是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图案,再拓印在纸上。20世纪80年代初,綦江文化馆的版画老师开始到各乡镇开办农民版画创作培训班,为綦江农民版画的发展培育人才。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香港M+博物馆将举办亚洲首个赵无极平面作品大型回顾展 南都记者获悉,香港M+博物馆将于2025年底举办第四个特别展览“赵无极:平面作品”(暂名)。法籍华裔艺术家赵无极(1920–2013)是二十世纪中后期享负盛名的抽象艺术大师之一,本展览将会是亚洲首个全面研究赵无极平面作品的大型回顾展。 赵无极《无题》1978年 石版印刷展览由M+与赵无极基金会共同策划,以全新视角解读赵无极在1949至2000年间长期进行的版画创作。展览展出M+馆藏中200多件赵无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小野全球首店亮相上海,中国潮玩IP持续探索多元表达 近期,上海迎来泡泡玛特Hirono小野全球首店。从盲盒到版画、雕塑、家居产品,中国潮玩品牌正在持续探索多元表达,为消费者带来更独特的情绪空间和更多元的消费体验。作者:张梦洁、于帅帅、聂寒青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一场穿越三个世纪的盛大书缘 ◎胡洪侠特精装珍藏版《莎士比亚画廊》,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出版的。我能一睹其当时极为罕见的豪华书风采,已是2000年的事了。那年我来北京出差,其间去拜访张子康的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在那里见到一部大开本书,足有《北京晚报》那么大,墨蓝色粗亚麻布函套的正面,印有一个大大的烫金徽章,图案中的剑与盾牌清晰可辨。徽章之外,却没有书名。子康见我好奇,即抱出此盒,“随便翻。”他说。45幅钢刻铜版画开本如此之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