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

科普|保护湿地 全球共同努力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张语宸)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湿地,共筑未来”,强调全球共同努力保护湿地这一关键生态系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湿地是指长期或季节性被水淹没的区域,包括沼泽、泥炭地、红树林、湖泊湿地、河口湿地等,在地球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地虽然只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6%左右,但却有40%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在湿地生活或繁殖。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

7种!苏州2024年鸟类新记录公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新年伊始,苏州鸟类调查就传来了好消息。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据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调查统计,2024年共记录到341种鸟类,较2023年增加20种,创历史新高,这一成果标志着苏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新进展。2024年度观测到的鸟类中,有7种为苏州市鸟类新记录,分别是白枕鹤、黑喉潜鸟、斑胸滨鹬、小黄脚鹬、库页岛柳莺、黑叉尾海燕、灰背鸥。此外,在总的341种鸟类

滇池水暖鸭先知 生态美景入画来

初春时节,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鱼儿成群游弋,野鸭悠然觅食,鱼鸭共戏的景象勾勒出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得益于滇池“十年禁渔”、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持续推进,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作者:宋光旭、杨利光、沈仕会、蔡世鹏、任红画面来源: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融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广州增城一新公园揭牌启用 就在美丽的增江河畔

1月15日上午,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沿江路旁的江湾公园揭牌启用,正式对外开放。增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平,区政协副主席,区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发明出席启用仪式。2024年3月,中央驻穗单位积极支持和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增江河畔联合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种高山榕、木棉、凤凰木、茶花等乔灌木400多株。增城区林业和园林局、荔湖街顺势而为,优化提升基础设施、盘活利用迁移苗木资源,将该地打

世界湿地日:20年来全国共设国家湿地公园903处,约90%向公众免费开放

▲青海鄂陵湖国际重要湿地 李友崇 摄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红星新闻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全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地2200多处,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据悉,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近5年累计营造红树

山西平陆黄河湿地万余只越冬白天鹅“启程”飞返西伯利亚

新华社太原2月21日电(记者王飞航)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在山西平陆黄河湿地栖息越冬的万余只白天鹅陆续北飞,这群“西伯利亚来客”在黄河湿地居留了4个多月后,终于要“启程”返回家乡。在山西平陆黄河湿地,白天鹅在水面上练习起降,为长途迁徙做准备。新华社记者王飞航 摄黄河水暖“鹅”先知。在山西平陆黄河湿地,成群结队的白天鹅在河面上练习起飞、降落、滑行,为“返乡”热身。它们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嬉戏打闹,

我国湿地保护成效显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是“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累计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同时,我国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安全。截至2024年底,全国除治互花米草110万亩,成功遏制了互花米草无限扩散态势。此外,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也加

湿地退化导致到塞浦路斯“过冬”的火烈鸟数量骤减

新华社雅典2月22日电(记者陈刚)尼科西亚消息:据塞浦路斯当地媒体21日援引鸟类保护专家的警告说,由于湿地退化,在冬季迁徙到塞浦路斯的火烈鸟数量正在急剧下降。塞浦路斯每年入冬后都有大量火烈鸟飞到该国的盐湖和湿地栖息。据《塞浦路斯邮报》报道,2025年1月,塞浦路斯的阿克罗蒂里盐湖仅记录到大约30只火烈鸟,创下了自1992年系统监测以来的最低纪录。此前,阿克罗蒂里盐湖每年冬季大约可迎来100至250

大批候鸟飞抵天津七里海湿地

近期,随着气温回升,大批候鸟陆续飞抵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春日湿地带来勃勃生机。据介绍,今年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春季候鸟迁徙期将从2月中旬持续至4月,预计约有25万只候鸟过境。这是2月26日在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候鸟。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这是2月26日在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候鸟。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这是2月26日在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鸟浪”。新华社记者